健康養身★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

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李盈靜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10大垃圾食物‧孕期能避就避

1 油炸類

【常見食物】天婦羅、鹹酥雞、炸魷魚等。

大多數的油炸食品,無論是蔬菜或肉類,都需要裹上一層麵衣後,再入高溫的油鍋炸至熟透。然而,麵粉含澱粉,澱粉經高溫加熱後,會產生「丙烯醯胺」,不少國外研究已證實這是可能導致人體罹患癌症的物質。高溫更會促使蛋白質變性,產生「異環胺」等衍生物質,相關研究也顯示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2 醃漬類

【常見食物】泡菜、豆腐乳、醃蘿蔔等。

以高濃度的鹽、糖、醋等調味料,浸泡蔬菜一段時間,就成為入味的醃漬食品,往往是餐桌上開胃的精緻小菜。然而,其高鈉、高糖的成分,其實很容易對體內負責消化和代謝的器官造成負擔。醃漬食物可能促使胃酸分泌過多,且常吃也可能使胃產生慢性發炎的狀況,長期下來將提高胃病或胃癌發生機率;而較高的鈉量會使腎臟代謝負擔沉重,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將可能偏高。

3 加工肉類

【常見食物】香腸、火腿、火鍋料等。

由於肉品容易在短時間內變質,因此為了能延長肉類的保存期限、增添風味,往往會以亞硝酸鹽來幫助維持肉質色澤,並預防肉毒桿菌孳生而進行防腐工作,香腸、火腿大多偏向此類。然而,食用前的加熱動作,等於促使亞硝酸鹽在高溫的作用下產生「亞硝酸胺」,可能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症的發生。

火鍋料方面,某些表面看起來口味清爽的花枝丸、豆腐、餃類等,其實餡料早已內含許多不知名調味料,鈉含量高。

4 餅乾類

【常見食物】蘇打餅、夾心酥、牛奶餅乾等。

在營養學上,餅乾是由高溫所烹調而成,其實原有材料中的營養(維生素、礦物質等)早已被破壞殆盡。

為了讓人覺得好吃而「一口接一口」,大多數廠商在製程就會添加許多香精、鹽、糖與油脂,其中特別以「蘇打餅乾」最容易被忽略,孕媽咪更要小心。另外,某些糕餅標榜「植物性奶油」(或氫化奶油),事實上即人造奶油,多含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易產生威脅(如心血管)。

5 碳酸類

【常見食物】可樂、蘇打水、沙士、汽水等飲料。

碳酸飲料,最常通稱為汽水;特徵是有氣泡,主要以小蘇打水為主原料,添加香料或香精(香草、橘子、焦糖等)、糖漿、色素等,混勻而成。但此類碳酸類飲料多內含磷酸,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甚至加速鈣的流失。

6 方便食物類

【常見食物】泡麵、微波食品等。

泡麵就是最典型的空熱量食物,主要成分僅是碳水化合物(真空脫水的麵條);且調味包不但高鹽、高油,更可能有不明添加物。微波食品雖然看起來有菜、蛋、肉等,但在高溫製程中,營養早已大量流失,加熱後食用,只是再度破壞食物營養價值,吃進一堆熱量而已。

7 罐頭類

【常見食物】鮪魚罐頭、肉燥罐頭、醬瓜罐頭、水果罐頭等。

罐頭類食品製程中會經過高溫處理,添加香料、大量鹽與糖等,甚至還可能添加防腐成分,不但維生素與礦物質流失,還會促使蛋白質變性而產生有害物質。此外,盛裝食品的罐頭容器多為金屬,有一定使用期限,超過有效日期、或不小心碰撞到,就可能開始變質而釋放出金屬元素,造成內部食物感染。

8 蜜餞類

【常見食物】話梅、水果乾等。

對於孕媽咪來說,懷孕初期的噁心感,有時只要一顆話梅就能獲得舒緩。然而,從新鮮水果到蜜餞,也是需要高溫、大量的調味才能製成,雖可滿足口腹之欲,營養價值卻極低,容易讓孕媽咪陷入高鈉、高糖的危機。

9 冰品類

【常見食物】冰棒、冰淇淋、剉冰、冰沙等。

孕媽咪的體溫偏高,有時候吃點冰的能消消熱氣。不過,呼吸道或腸胃道比較敏感的孕媽咪,建議少吃或不吃冰品較佳。此外,冰棒、冰淇淋等品項的含糖量很高,且很多更採用奶油等油脂類所製作(非單純雞蛋和牛奶),因此熱量不但高,且高脂肪會讓胃部排空變慢,導致食欲變差。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10 炭烤類

【常見食物】燒烤類的肉品、魚類或其他食物等。

以炭烤來料理肉類製品,內含的營養素不但早已消失,其蛋白質在經過燒烤作用下,會炭化、變性而產生「三苯四丙烯」,是世界公認的致癌物質。長期入口,勢必會對腎臟、肝臟造成龐大負擔。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5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別忽略隱藏版食物危機孕期小心10大垃圾食物|媽媽寶寶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卵巢癌,妳會怎麼辦?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當得知媽媽罹患卵巢癌後,積極的做了基因檢測,並定期做追蹤監控;其實,除了效法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將卵巢切除,來遠離卵巢癌威脅之外,還可以藉由避孕藥,或是多生幾個孩子,使卵巢休息,也可降低卵巢癌罹患機率。 10-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處暑已過,儘管「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但走在街頭上,太陽仍然高掛;做足防曬措施,紫外線依舊把肌膚照得灼熱。這代表甚麼?夏去秋來,紫外線不會隨著四季變遷而減弱。灼熱的肌膚告訴我們,防曬不夠罩了! 秋雲薄 UVB直射肌膚 初秋氣候多變,陸俊龍醫師曾提醒,秋天大氣中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嬰兒也有便祕問題!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不少1、2歲的嬰幼兒,就已經有便祕、腹脹、腹痛,甚至慢性腹瀉的腸胃道問題,等到發生血便帶至就醫,才驚覺小嬰兒怎麼會便祕?醫師強調,多數原因是挑食惹禍,建議嬰幼兒應從4個月開始,補充果泥、蔬菜泥等副食品,從小培養對蔬果的喜好,才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控制血糖外,每年至少得進行一次足部檢查,主要是因糖尿病合併大小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風險,一旦不小心造成傷口,多半毫無知覺;開業診所院長王舒民指出,加上血管病變使得下肢循環差,傷口不容易癒合,就容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可能截肢,不得輕忽嚴重性。 間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