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反覆肚痛遭誤診 竟是罕病克隆氏症在作怪

反覆肚痛遭誤診 竟是罕病克隆氏症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27歲的胡先生,原本身體強壯健康,但經過一年多來的反覆肚痛、拉肚子、發燒,使他的體重明顯下降10幾公斤後,只剩下56公斤,更糟的是他的肛門開始出現膿瘍和瘻管。

後來,他前往醫院就診,醫師立即幫他安排瘻管切除手術,但不幸的是,術後不到三個月,肛門膿瘍和瘻管又出現,因此他只好再度接受手術,而這樣反覆的發作共3次,每次都會排放出大量的分泌物,使得他生活品質變差,與家人關係也漸漸惡化,直到最後透過哥哥的安排到了另一間醫院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的是克隆氏症。

肛門瘻管反覆發作為異常 應多加留意

臺南醫院外科莊仁賓醫師表示,這種反覆性的肛門瘻管並不單純,且又有明顯的體重減輕以及大量的直腸分泌物時,就必須要考慮到有無發炎性大腸疾病或是大腸直腸癌的可能。而根據個案狀況顯示,發現整段大腸與直腸出現粘膜肉芽腫和線裂狀潰瘍,典型的成鵝卵石樣,經由病理切片證實罹患的是罕見的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好發於年輕人 有8成誤診率

克隆氏症的致病機轉迄今雖未十分明瞭,但與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遺傳基因有關,東方人罹病機率遠低於西方人,全台灣不到600人,發生率只有10萬分之2,好發於年輕族群,主要以15~35歲居多,台灣患者則是男多於女。

典型症狀包含腹痛、腹瀉、血便、發燒、食慾下降導致體重迅速減輕;少數患者甚至以反覆性瘻管來表現。由於症狀與腸躁症等其他腸胃道疾病類似,高達8成以上患者會被誤診,確診時間拉長,也影響治療時機。

長期腹瀉、貧血當心是警訊

過去,克隆氏症患者藥物治療主要以水楊酸抗發炎藥物(sulfasalazine)、類固醇(steroids)等為主,但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生物製劑可以直接抑制腫瘤壞死因子,讓疾病得以緩解,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而現在中度或重度患者若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話,有另外一種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幫助疾病獲得控制。 

最後,莊仁賓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長期腹瀉、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的症狀,病況時好時壞,應及早就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並與醫師配合,只要正確的診斷與治療,疾病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控制。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肢體痠痛勿輕忽,誤當老化現象恐致大麻煩!一名70多歲的李老先生有長期下背疼痛和左大腿酸麻問題,跑遍多家醫院都查不出病因,直到有次因為嚴重貧血和急性腎衰竭住院,經腎臟科醫師醫治後仍有貧血問題,轉介血液腫瘤科治療,經過抽血、骨髓切片檢查,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提供新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高血壓與體重、運動、飲食、生活壓力等日常作息都息息相關,高血壓患者的年輕化趨勢更是家庭中的不定時炸彈,然而國外研究指出,只要適時關心問候,「血壓量了沒?」、「乖乖吃藥!」簡單2句話也可幫忙降血壓!家庭成員的關懷對增加高血壓患者有正向的影響,甚至可幫助降低舒張壓與收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團圓吃湯圓是傳統習俗,但應景的湯圓確隱藏高熱量陷阱,民眾喜歡搭配一起吃的紅豆湯、花生湯等都是額外攝取的油脂及糖,國民健康署提醒,無論將湯圓當作正餐或點心食用,都要注意「看標示、減調味、巧替換」3原則,適量的食用才能健康過元宵。 看標示 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 世界衛生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