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別把胃藥當萬靈丹 亂吃恐致細菌過度生長

別把胃藥當萬靈丹 亂吃恐致細菌過度生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常聽說吃西藥會傷胃,因此多數民眾求診時,會提醒醫師一定要加胃藥,或者自行至藥局購買使用,但南投醫院提醒別把胃藥當仙丹使用,勿自行調配藥物而產生副作用後則得不償失。 

南投醫院藥劑科陳素蜜主任表示,胃藥其正確的名字叫做「制酸劑」,而胃酸是身體對抗細菌的第一道防線,如果長期服用制酸劑,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反而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

反效果!部分藥品+胃藥 藥效恐降低

陳素蜜主任認為吃藥不一定要加制酸劑等胃藥,有些藥品的藥效會因為併用胃藥而降低,甚至失效,而且並不是所有藥品都會引發腸胃不適,就算有大部分是輕微的刺激腸胃,多半與胃酸無關。

也呼籲民眾用藥須遵守五不原則: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看診時,醫師及藥師會衡量病人的整體用藥,並且評估是否開立胃藥或者其他藥品,如果民眾在用藥上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請教醫師或者藥師,切勿自行服用醫師開立以外的藥品。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約40歲的爸爸,近2、3年來飽受身體右半邊麻痺、頭痛、頭暈之苦,雖曾做各種檢查卻始終查不出原因,只能服用止痛、止暈或修復神經藥物。一旦不吃藥,身體就開始不適,坐不住、工作情緒不佳,更沒辦法開車載女兒外出旅遊。接受聲波動力平衡系統治療後,以聲波傳導溫和將脊椎調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炎炎盛夏,小心熱傷害!一名32歲曾姓壯男每天頂著烈陽在工地工作,某天突然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及肌肉痙攣,緊急送急診發現體溫達攝氏41℃,排尿出現茶色尿,經過抽血檢查肌酸磷酸(CPK)報告顯示已升高至800多U/L(正常值為24至194U/L),影響到腎臟功能,確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53歲的吳先生不菸不酒,是「船隻的守護者」,在澎湖從事船舶維修工作。2007年確診感染C肝後,未積極追蹤治療,3年後年洗澡時突然胃部不適,口吐鮮血。就醫發現有腹水、食道出血,進一步檢查發現已惡化到肝硬化、肝衰竭。吳先生的肝臟已無法正常代謝體內毒素,因肝昏迷被送到加護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夏天戲水消暑,當心耳朵進水。若池水不潔或耳朵有傷口,可能引發俗稱「游泳耳」的外耳炎,造成耳朵脹痛、流膿,甚至影響聽力。阿翔放暑假和國中同學去游泳,游完後耳朵有積水,隨手掏一掏就不再理會。沒想到幾天後,耳朵腫脹發癢張嘴還有點痛,媽媽帶他去看醫生,才知外耳道發炎,得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