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四道人生臨終原則 讓病患好走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醫師,不管如何,請務必救到底!」在傳統孝道觀念之下,許多子女在面臨長輩瀕臨死亡之際,總會要求醫師繼續急救,以致不少老年人痛苦地死亡,壓胸造成肋骨斷裂,電擊後胸口灼傷。

奇美醫學中心3B加護病房副護理長莊騎徽指出,安寧療護發展在台灣已20多年,從安寧病房設置到安寧緩和條例陸續修法及八大非癌症疾病的納入,希望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生理、心理等痛苦,維護生命的尊嚴及活著的品質。

事實上,安寧療護不應僅限於安寧病房,加護病房也應如此。醫療科技再發達,醫療仍有極限之處,在用盡各種治療方式後,病人似乎仍回天乏術時,病人家屬應該學習如何讓病人「好走」。

只可惜,當醫師向家屬解釋時,許多家屬第一反應通常是『救到底』,如果呼吸衰竭,則放置氣管內管,若心跳、血壓不穩定就使用升壓劑、強心劑,甚至在生命已接近終點時,使用電擊、壓胸等措施。

然而,急救措施常對病人常造成傷害,例如,電擊後的灼傷、壓胸造成的肋骨斷裂,身上插上密密麻麻的管路,以致全身水腫、手腳發黑,很難聯想到健康時的模樣。

為此,奇美醫學中心共有四個加護病房積極推展重症安寧概念,以跨團隊合作方式提供有關病人的身體舒適、心靈安祥等支持。目前推展臨終病人的身體清潔及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等四道人生概念。

莊騎徽表示,醫護團隊在過程中,引導家屬向病人執行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等四道人生。在最後遺體護理時,拔除病人身上管路,邀請家屬一同為病人淨身,更換病人喜愛的衣褲,期望家屬在協助病人身體舒適的過程中,能撫慰哀傷及不捨的心。

莊騎徽說,希望每一個走到人生盡頭的病人都能面容安祥、無罣無礙無痛,在家屬的道別聲中辭世,而家屬也能逐漸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勇敢地面對悲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5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秋烤肉不可免。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分享,零負擔吃烤肉小技巧。她說,首先利用電烤爐取代炭火,選擇瘦肉、蔬果串成蔬果肉串,使用自製檸檬汁沾醬,可以減少有害物質,同時增加膳食纖維量,不會腹脹、消化不良,吃烤肉也很健康。 劉珍芳指出,烤肉有三大地雷,包括多致癌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全球人口高齡化問題嚴重,使得全球進入老化社會,而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四大非傳染病死亡的人數,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2%,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更高達740萬人,位居第一位。 心臟學會公共關係小組召集人陳文鍾教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南一名75歲吳阿嬤因患有免疫系統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某天半夜起床上廁所不慎跌倒,覺得腰部疼痛,劇烈難耐,後來右側臀部疼痛到無法行走。家人緊急將阿嬤送醫。檢查後發現,阿嬤腰部脊椎第一節、第二節壓迫性骨折以及右側股骨轉子間骨折,必須接受脊椎灌漿手術。 阿嬤的骨質密度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注意力不足在醫學上就是指不能穩定維持專心,一般人不管是容易專心的事情或是不容易專心的事情像是寫作業等,都能維持一定的專心程度,但若有注意力不足現象的人,對於不容易專心的事情就很難維持穩定,即使知道應該要專心,也很容易分神。 至於過動現象,像是坐不住、橫衝直撞、爬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