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好奇寶寶愛吃手 當心輪狀病毒找上身

好奇寶寶愛吃手 當心輪狀病毒找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出生才八、九個月大的女嬰,因感染輪狀病毒,發燒、嘔吐厲害、食慾變差而送急診,住院後狀況卻未改善,並開始出現脫水、解水便,一天達十幾次,而且持續發燒,住院1周才痊癒,但體重卻因此輕了許多,嚇壞了爸爸媽媽。「嬰幼兒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即便痊癒短時間内也無法恢復食慾,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受到感染。」開業診所小兒科蔡光賢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按時程讓寶寶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免像這名女嬰一樣受折騰,家長也很心疼不捨。

蔡醫師表示,輪狀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和飛沫傳染,傳染力相當強,幾乎無處不在。輪狀病毒可在固齒器、嬰幼兒玩具、門把或水龍頭等物體上生存長達數天之久,如果小寶寶特別愛吃小手、啃玩具,病毒就容易被吃下肚;當家長雙手或衣物受病毒污染,在未清洗乾淨的情況下和嬰幼兒接觸,同樣會造成病毒傳染,而年齡較大的兒童或大人,也可能從外面將病毒帶回家。此外,消毒不徹底也會讓病毒有機可乘,很多家長會依賴酒精性乾洗手液,卻忽略了酒精無法有效破壞病毒,導致寶寶一直曝露在感染風險中。

「嬰幼兒特別容易感染輪狀病毒,主要因為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加上嬰兒在4個月前的免疫力是受到媽媽抗體的保護,4個月後從媽媽接受的抗體會慢慢消失。」蔡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感染多在秋冬季節,但台灣感染季節不明顯,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案例,家長千萬別以為感染高峰已過而失去警覺。

「防範輪狀病毒,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方式。」蔡醫師進一步補充,以美國為例,美國疾病管制署自從2007年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常規接種疫苗,至今輪狀病毒感染情況已明顯且持續減少中,下降幅度由2007年的57.8%擴大至2014年的89.9%。

因此,建議寶寶6周時即可開始接種口服疫苗,間隔4至8周接種第二劑,最晚在8個月前須完成三劑,以達到完整的保護效果。最新臺灣本土研究顯示,完整接種完三劑輪狀病毒疫苗,能達到97%的保護力。接種疫苗除了保護寶寶免於受感染而需住院、打針,甚至引發其他併發重症之外,更廣泛的意義在於可形成有效的群體免疫力。

蔡醫師也特別提醒將小寶寶交給托兒所照顧的家長,更應該讓孩子接種疫苗,前述案例就是在托兒所受到感染,要知道嬰幼兒一旦感染,症狀會特別嚴重,家長不可不慎。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844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天涯論壇) 中國廣東有一名平時喜好吃壽司及生魚片的男子,因為連日來皮膚癢又肚子痛,不得已就醫後,醫師一幫他照 X 光片才發現,這名男子的體內全身上下竟都佈滿了縧蟲。縧蟲是寄生蟲的一種,主要寄居在宿主的腸子中,最長的縧蟲甚至能在宿主體內長至 15 公尺。很多時候縧蟲可以在宿主體內寄居好幾...

閱讀詳情 »

不良坐姿會引發很多的問題,我說個嚴重的例子吧:一個男孩17 歲以前很健康,17 歲之後開始著迷網絡遊戲,每天將近12 小時在電腦前,18 歲的時候覺得走路沒有力氣,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家裡帶著走訪過很多醫院,大夫都說沒有問題,注意多運動就行。到他21 歲的時候我們第一次見面,那時他已經沒有辦法保持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