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小心!血便千萬不要當痔瘡發作,檢查結果竟是大腸癌....

小心!血便千萬不要當痔瘡發作,檢查結果竟是大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73歲的阿嬤,半年多來大便偶爾都會出現血絲,但因為長年有痔瘡的問題,所以並不以為異。可是最近一個月開始出現大便不順,每天需要吃軟便劑、大便好像都有透明的黏液附著,以及腹漲、胃口愈來愈差,體重也掉了好幾公斤,至醫院檢查發現為腺癌。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柏全醫師說,阿嬤的狀況就是典型的大腸直腸癌臨床表現,但是只要有血便,大部分的人還是都會緊張、害怕。近年來,隨著網路、醫療常識的普及,年輕民眾對於大便有血的警覺性及焦慮感又更高了;也因此愈來愈多的年輕民眾會在第一次大便有血的時候,前來門診要求檢查。

老人易好發    勿拖延錯失治療良機

其實,大多數大腸直腸癌還是都發生在年紀偏大的患者。但矛盾的是,對於年齡較大的長者而言,想到要進醫院做檢查,心就先涼了一半,以致於往往拖到沒辦法了才來就醫,也常常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早期的大腸直腸癌是個本質上可以被治癒的疾病。但陳柏全醫師表示,由於早期並沒有症狀,所以需要靠定期篩檢來提早發現治療。近年來,國民健康署推動的50歲以上民眾每2年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就是為了僅早篩檢出早期的大腸直腸癌,及僅早除掉以後可能會演變成癌症的大腸直腸息肉。同時,臨床資料已證明,早期切除大腸息肉是減少大腸癌發生的重要措施。所以,如果能配合國家的糞便篩檢政策及正確的就醫觀念,大腸直腸癌是可以不那麼可怕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梁小姐洗澡時,發現胸部有硬塊,前往醫院檢查,經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胸部有顆3.5~4公分的腫瘤,腋下也有一小顆腫瘤,且經超音波發現腋下淋巴結已發生轉移,進一步檢查後,被確診是HER-2陽性第2期乳癌。  腫瘤3.5~4公分 乒乓球大小 梁小姐是含糖飲料愛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女士在民國100年11月,因不孕症施行試管嬰兒治療,取出18個卵子,植入2個囊胚後(其餘胚胎冷凍),意外懷了3胞胎(其中含1同卵雙胞胎),本計劃進行減胎手術,只留同卵雙胞胎,減胎前,發現有1胚胎自然萎縮,留下同卵雙胞胎,在民國101年7月,進行剖腹生產,產下2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部分的寶寶通常在一歲時,會面臨換奶關鍵,媽咪們也開始會為寶寶挑選適合的幼兒奶粉,俗話說「消化道顧好,寶寶身體就會好」,然而,該如何選擇能通過寶寶胃酸考驗,改善體內叢菌生態,打造體質的幼兒成長奶粉呢?讓兒童發展醫學王宏哲醫師來告訴你。 一歲換奶沒把握?媽咪必懂「健康5...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癌症患者變瘦是否正常,吃得太好腫瘤會不會長得更快,許多關於癌症的迷思,常讓癌友及家屬有錯誤的飲食觀念,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罹癌後體重流失,將造成免疫力降低,增加治療的副作用及住院天數,因此在住院期間,盡量讓患者的體重不要流失。 生機飲食熱量低 易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