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師奶殺手 女性老年骨鬆大危機

根據統計,全球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口大約有兩億左右,特別是女性族群更是容易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影響。在六十到七十歲婦女當中,有骨鬆傾向的大約有三成,八十歲以上婦女更高達六至七成。

師奶殺手 女性老年骨鬆大危機

骨質疏鬆症會因為骨質流失,使得骨骼強度降低,導致骨折風險的增加。例如五十歲以上婦女,因為骨質疏鬆而造成一處或多處脊椎骨折,大約就有兩成左右。 因此,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對5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是覺得不可以小看的保健課題。

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老化所造成的,例如停經後骨質疏鬆症與老年型骨質疏鬆症。因為人體在18~35歲階段,骨骼的生成速度大於破壞速度,是骨質量增加、累積「骨本」的階段,這個時期的骨質量也是最高峰。之後骨質就會隨著年紀的增加,開始以每年約0.5~1%的速度流失。除此之外,女性在停經之後,骨質更會以每年約2~3%的速度流失,也就是所謂的停經後骨質疏鬆症。

還有一種叫做續發性骨質疏鬆症,通常是因為長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抑制造骨作用而導致的。另外,不當的節食減重、長期吸菸酗酒、運動量不足、缺乏日曬、營養不均衡(包括鈣、鎂、維生素D攝取不足)等,也會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可是骨質流失的過程中,並不會發生明顯症狀,通常都是等到跌倒骨折、行動不便、身高縮水駝背或劇烈疼痛發生後,才會察覺自己有骨質疏鬆症。

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方法

1.補充足量的鈣、鎂跟維生素D
根據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建議,13~18歲每天鈣質建議攝取量為1200毫克、19歲以上則為1000毫克,停經後的婦女最好攝取1000~1500毫克的鈣質。

除了鈣質之後,像是維他命D、鎂、維生素K等可以保護骨骼的營養素,也需要均衡且適量的補充才行。專家指出,想要預防骨質疏鬆症每天需要補充400~800IU的維生素D。

2.改善會造成骨質流失的壞習慣
例如戒菸,避免攝取過多酒精、咖啡因跟鈉,不要過度減重,避免長期服用含類固醇藥物以及不要熬夜。

3.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增強骨骼強度,增加肌肉力量與平衡感,也能間接預防跌倒。但是要做負重運動才有效,每周三次30到60分鐘的快走、跑步、爬樓梯、球類運動等。

4.定期進行骨密度測量
骨骼健康,只能靠儀器才能檢測出來。醫師建議,停經後婦女以及65歲以上年長者,最好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骨密度測量方式包括超音波骨質儀、雙能量X光吸光儀(DXA)與傳統X光檢查。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792-1.html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109年10大癌症死亡率排名中,女性的乳癌和卵巢癌雙雙上榜,這些癌症患者經過相關治療後,可能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卵巢功能損傷,甚至影響到生育能力,其中不乏30歲左右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而有越來越多癌友透過「凍卵」來確保日後生育力。 罹癌後不斷失去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85歲林婆婆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起身、蹲下都困難,站著刷牙膝蓋甚至會咯咯作響,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醫師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高,希望能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清除關節內骨刺、發炎絨毛及外側支持帶放鬆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我國楊勇緯,贏得勝利,而他雙耳嚴重變形,外型有如厚皮餃子,引起討論,台灣物理治療協會理事林佩欣表示,這應是長期練習柔道,耳朵緊靠地墊或對手肩膀,相互擠壓撞擊所致,一般來說,對聽力影響不大。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25日臉書貼文,解釋這是因為殘酷地反覆練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本週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二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說,為了在關鍵時刻增肌增免疫與確保注射疫苗後免疫力的飲食關鍵,就是「好吸收蛋白質」及「提升保護力營養素」。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黎雨青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