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圖片來源

很多女性尤其是年紀稍微大點的女性都會面臨一個嚴重的「面子」問題——掉頭髮。許多人就會問了:女人老掉頭髮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以治好嗎?需提醒大家的是,女人掉頭髮不止是影響個人形象,還和個人健康緊密聯繫。

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圖片來源

女性掉頭髮是什麼原因暗示5種疾病

1.飲食紊亂症

減少食物攝入量,會導致頭皮血流量下降,進而影響頭髮正常生長,嚴重時會導致頭髮失去光澤甚至脫落。專家表示,脫髮很少是永久性的,但是保持平衡膳食,多攝入蛋白質,對防止脫髮非常關鍵。頭髮是由蛋白質構成的,當毛囊蛋白質處於最低值的時候,多攝入蛋白質(特別是早餐)就顯得格外重要。另外,飲食應富含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鋅及重要脂肪酸等。

2.多囊卵巢綜合症

婦女多囊卵巢綜合徵是由於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患者前額及頭頂會發生頭髮稀少症狀。這一情況大多發生於有脫髮家族病史的患者中。專家表示,患者頭上掉髮,但是臉上和身上毛髮卻會瘋長。降低雄性激素的藥物和促進血液流動的頭皮按摩,都有助於患者的頭髮重新生長。

3.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症狀是脫髮。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新陳代謝及頭髮正常生長。由於所有毛囊都受到影響,所以脫髮不是局部現象。專家表示,藥物及其他治療手段都有助於緩解病情。為了讓頭髮恢復如初,最好多攝入蛋白質,每天早晨做頭部按摩。

4.壓力綜合症

壓力會導致華發早生。壓力大時人體釋放多種激素會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影響頭髮色素沉澱。壓力綜合徵會導致禿頭症———人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頭皮細胞,造成頭髮大片脫落。心理放鬆和服用復合維生素B都能改善白髮早生問題。

5.貧血

專家表示,補鐵有助改善貧血症狀。缺乏維生素C,攝取咖啡因或酒精飲料都不利鐵質吸收。建議喝果汁並進食富含鐵的食物,能讓頭髮恢復生長。

正常人每天都會掉頭髮,100根以內都屬於正常範圍,所以大家也不要盲目擔心,但平常多注意這方面,做好個人疾病預防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轉載

 

你可能還會想看

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FBI中擁有「透視能力」的特異功能搜查官!日本綜藝節目「花天價請他來驗證」會不會掉進所設的陷阱!沒想到最後的結果竟然...在場所有人都傻眼了!

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誇張!台灣教材竟然「這樣教日文」,八點檔「金字招牌對白」嚇呆日本人!網友:日本人見證到了台灣人的強大!

平常「掉髮」女子總是不在意,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她得了致命的疾病!這5種「恐怖疾病」掉髮就是第一個徵兆!這太恐怖了!

「H罩杯到底有多重」?日本人無極限邀請到「知名女星」親自測給你看!當放上磅秤的瞬間,全世界的男人都瘋狂了!

相關推薦

124萬劑AZ疫苗近日開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明疫苗分配原則,他表示,本週起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熱區,將加配疫苗5%至10%。部分縣市昨天已開放一至六類民眾接種疫苗,陳時中表示,本週二、三將會針對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熱區,加配疫苗數量,高風險包括台北、新北,加發10%疫苗,中高風險則包括基隆、桃...

閱讀詳情 »

台中市今(13)日新增1名本土確診個案,為東區52歲女性(案12899),即為日前「彰化麻將團群聚感染鏈」中的案12476之友人。市府下午召開防疫記者會,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案12899出現症狀當日,曾前往潭子圓夢亭卡啦OK,後續被匡列的卡啦OK老闆娘採檢結果呈陽性反應(尚未領號)。日前台中的新增病...

閱讀詳情 »

總統蔡英文日前表示國產疫苗預計7月開打,高端疫苗也宣布解盲成功,不過外界仍對國產疫苗效力抱持許多疑慮。對此,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COVID-19疫苗5大Q&A」,解釋國產疫苗價格高於四大疫苗原因。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每支疫苗開發技術基礎不同,因此成本計價也會不一樣。另外,因有簽訂保...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疫苗施打的相關事宜也成為民眾關心的議題。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近期即將開放長者接種疫苗,但很多民眾都在問「這麼老了還要打疫苗嗎」?對此,他指出,「打疫苗好處大於壞處」且COVID-19病毒在長者方面死亡率特別高,因此還是建議「能打就打」。柯文哲今(13)日表示,COVID-19病毒在長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