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廖運範肝病研究受肯定 獲國際終身成就獎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長庚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暨中央研究院院士廖運範終身致力於肝病防治研究,歐洲肝臟研究學會於本月24日至28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所舉辦的國際肝病研討會上,特別頒發「國際終身成就獎」(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ward)給廖院士,以表彰他對於肝病研究的傑出貢獻。

歐洲肝臟研究學會自2008年起每年頒發一名終身成就獎予歐洲以外,致力於肝病研究領域的學者,廖運範院士是繼2009年陳定信院士榮獲該獎後,第二位來自亞洲地區的得獎者,二位都是宋瑞樓教授的得意門生。

廖運範院士帶領長庚體系肝病研究中心已長達36年,他對於慢性B型肝炎的相關研究,深獲國際肯定,研究論文高達500篇;尤其是他於2000年率先提出全球第一份慢性B型肝炎治療指引,引起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及美國肝病研究學會的競相效尤。

此外,以廖運範院士為首的亞太肝病研究學會更分別於2003、2005、2008及2012年提出更新版的慢性B型肝炎最新治療準則,被亞太地區及全球肝病學者奉為圭臬。

台灣肝病防治在民國75年全面針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29歲以下國人,B肝帶原率已由施打前的10-15%下降至1%,而且孩童的肝癌發生率也由施打前每10萬人口的0.52人下降至每十萬人口的0.13人;由於成效十分卓越,是國際醫界知名貢獻之一。

另外,健保局自2003年10月起給付慢性B、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因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其併發症而死亡人數已下降到大約5400人,2008至2012年則降至約4900人;不過,肝癌死亡人數卻不降反升,2003至2005年死亡人數約為7100人,2006至2012年約7600人,顯示從肝炎治療到肝癌死亡人數下降需要更長時間,肝炎管理需要更積極。

因而,2010年7月起,健保局擴大針對B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據廖運範院士的研究推估,2015年以後,每年國人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有機會下降至5000人以下。

廖運範院士對於此次獲獎很謙虛的認為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他並強調,台灣在B肝研究領先全世界,尤其是B肝疫苗,以及藥物的應用,可領導世界,而且在預防性B肝治療也有非常好的方針,期望健保局能採納專家意見,在用藥上給予健保給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企鵝家族」鬥陣來 與南雅扶輪社相見歡小腦萎縮症的患者因為神經漸進式的退化,造成多重障礙,發病初期走路會搖晃,為保持平衡二腿微張,走路像企鵝一樣搖擺,所以稱為「企鵝家族」。由於病友發病後除了家中及醫院二處跑外,也顯少有娛樂的機會,更何況是走進人潮擁擠的電影院;南雅扶輪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久坐少動的上班族屬於虛胖的水腫體質,最困擾的體態問題就是每到下午腿部腫脹。醫師提醒,當身體的調節過程中的環節出了差錯時,水和鹽份會在體內產生不適當的堆積而導致水腫,一般常見的局部性原因,如:久坐或久站、懷孕、腿部靜脈回流問題、炎症反應與癌症手術後、或藥物的副作用等,都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吃快樂動 邀老師一起甩肥胖根據102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9至64歲教職員過重及肥胖率為37.1%,其中每餐外食比例高達五成六,僅有五成八教職員每日攝取水果,九成二教職員每日攝取蔬菜;為了感謝老師平日的辛勞,國民健康署邀您一起送健康給老師,透過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