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忽略癌症復發 癌婦腫瘤擴散肺部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母親真偉大!一名婦人罹癌後,拿掉整個子宮,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孩子長大,因此,時時刻刻想陪著小朋友,連兒女上學,都要騎著機車接送。最近走路常喘個不停,雙腳腫漲至平常兩倍大,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感慨地說,許多人都以為沒事、沒症狀,就盡量少上醫院、少做檢查。事實上,就是要沒有任何症狀才去做篩檢,才能提早發現,及時治療。

以國人常見的大腸癌、乳癌來說,第一期與第四期的癒後就相差甚遠。零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甚至可以超過9成以上,但如果拖到晚期才開始治療,存活率就大幅下降。

隨著癌症的治療技術的進步,根據臨床統計,6成以上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後,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再復發的危險性。但前提是如果應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自己身體,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免造成悲劇發生。

以該名40多歲許姓婦人為例,一年多前被確診子宮內膜癌,當時已將整個子宮拿掉,之後身體狀況還算穩定,輕忽回診的重要性,直到最近嚴重氣喘,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肺部。

蘇裕傑無奈地說,原本許姓婦人強忍著病痛,不肯就醫,最後是因為走路時上氣不接下氣,雙腳腫到原本二倍大,擔心沒人接送孩子上下課,才在家人勸導下,到院檢查。

胸部X光檢查發現,腫瘤已密布兩片肺葉,原來她子宮內膜癌轉移到肺部,必須進行化學治療,才有存活機會。蘇裕傑強調,癌症如能早期診斷,就能提高治療效果。一旦發現身體上有不明的腫瘤或腫塊,務必儘早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30多歲女性,年紀輕輕卻得乳癌,求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醫師。考量患者年輕,擔心手術後會影響乳房外觀,後續也有生育計劃,再加上有淋巴轉移,未來復發風險較高,醫師決定化療後,再施以「類性腺激素釋放素」合併賀爾蒙抑制藥物的荷爾蒙治療降低復發風險,也促使卵...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隨著台灣實際取得的AZ與莫德納疫苗已接近1000萬劑,鴻海、台積電與慈濟也在政府協助下,透過專案購得1500萬劑BNT疫苗,目前國內加速推動國人疫苗施打,讓台灣離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日子愈來愈近,疫苗是現代社會抑制傳染病最重要的關鍵,不過在它還沒開發出來前,已有不少傳染病造成人類重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莫德納第2劑施打時程,7月12日開始非第1至3類與孕婦,須間隔10至12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政策參考國際建議專家討論決定,剛產前打首劑莫德納女性,因產後非孕婦間隔須10周以上;另外,疫苗劑次人口比25.10(劑/每百人)已達標,人口涵蓋率24.35%,同時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