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傾向易自殺 女性自殺比率大幅增加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最新國人十大死因顯示,「自殺」雖已退至第11名,但仍是男性第十大死因。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呼籲民眾,一句貼心的問候,就能及時支持絕望的人走下去。若身邊親友曾有自殺史,更應提高警覺,積極傾聽,用心關懷。

李明濱理事長指出,與2011年相比,2012年自殺身亡人數呈現略微上升趨勢,其中男性自殺死亡數較前年上升1%,女性上升幅度更大,較前年上升19%。

進一步分析自殺原因,則以「憂鬱傾向」因素為最大宗,其次為「家庭成員問題」以及「感情」。值得注意的是,自殺行為的肇因往往是多重因素,且有跡象可循。

據統計,四成自殺身亡者在付諸行動之前,會透露想輕生的訊息,而有七成在欲自殺時會發出求救信號。此時,只要支持系統(如家人、朋友、同事等)給予關懷,就可能挽回一場悲劇。

如何免於自殺危險因子的威脅?李明濱理事長強調,每個人都應提升各種保護因子,例如家庭與親友間的關懷和支持、個人正向信念、適當紓壓管道等。必要時,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李明濱理事長呼籲民眾,歡度端午節時,關心自己,也應關心別人的情緒,如發現親友有情緒困擾時,可以運用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等步驟主動關懷,並利用「心情溫度計」評估親友的情緒困擾程度。

研究指出,過去曾有自殺行為的個案,再次自殺的發生率與致死率也較高。李明濱理事長指出,民眾應主動積極,給予及時協助,以便在最關鍵的時刻,挽回親友寶貴的性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47

相關推薦

在美國每三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體重過重或肥胖,新的研究發現父母親壓力過大也許是如此高比例的推手之一。 研究報告指出,壓力越大的父母,他們的孩子越容易體重過重或肥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聯存在呢? 首先,壓力過大的父母與照顧者經常以速食來解決他們自己與家人們的一餐,而且他們的飲食通常沒什麼規劃,總是隨...

閱讀詳情 »

我們的骨頭在年輕還有成年期的這段時間裡頭,大多一直都很強健,然而當我們年紀慢慢成長的中年時,它們會開始慢慢地變弱。此外,女性在更年期以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速,不過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減緩這個過程。你的飲食是最好的防禦方法之一,吃對的食物能讓你的骨質不管是在哪個年齡都能達到高峰並促進骨密度。 乳製品 鈣...

閱讀詳情 »

記憶流失不是因為你的年紀或是你的性別,問題很可能在於「干擾」。 你本來是想要做什麼而走進了廚房,只是站在廚房裡的你很驚訝地發現居然忘記自己來這邊的目的是什麼。找鑰匙?喝水?吃東西?天呀,腦袋一片空白,到底怎麼了?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神經科學影像中心 Ada...

閱讀詳情 »

早醒   有些人早晨4、5點鐘即從睡夢中醒來,醒後疲乏無力,難以再入睡,而且醒後心情不輕鬆,反而鬱悶不樂。這種表現臨床上稱為早醒失眠,主要見於各類抑鬱症和精神心理障礙病人,尤其抑鬱症患者多見。有一些老年人出現心理障礙的最早症狀就是早醒失眠,並伴有煩躁不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輕度精神障礙,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