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所使用的葛森療法

我所使用的葛森療法

  我對癌症病人使用的營養療法產生興趣,是在癌症第一次手術過後復發時──那時,我被告知常規西醫療法已無法治癒我的病。在歷經一連串令人愉悅的事件,我被帶去聽一場葛森療法的演講。我很驚訝葛森醫師對癌症與營養療法自有一套驚人、深入又創新的理論,更棒的是,他在還記錄了所有宣告不治病人的康復過程。

◎偉大的葛森醫師,和他的食療法
  葛森是執業醫師,年輕時便使用飲食法來減緩自己的偏頭痛。他建立這套養生法並記錄幾位恢復良好結核病人的情況。一九二八年,他不太情願且帶點悲觀地開始治療第一位癌症病人,最後這位病人竟然完全康復了!
  邱吉爾曾說:「人偶爾會被真理所絆倒,但多數人最終還是會站起來,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
  毫無疑問的是,葛森偶然發現了這套療法。接下來,他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根據臨床經驗修正與改進飲食方法,試圖證明這套療法的效果。
  我在讀過葛森的書以後,認為他對自然有崇高的信念。他相信癌症是多因、退化性疾病,並認為癌症是食物與環境過度偏離自然的結果。他相信我們擁有超越身體的能力,可以應付非自然的產物。葛森與我相同,均視癌症為一種社會性、生活型態的疾病,他列出一份清單,包括土壤使用過多人造肥料與化學物質、過度精製及攙雜毒性添加物的食物、食物準備不充分、環境汙染等,這些個別因素加總起來,多方面影響人體整體的機能。他假設:這些因素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漸削減身體的抵抗力,然後,當最後一個關鍵因素產生局部症狀時,身體的防禦能力就會被架空,而無法排除,甚至是控制症狀。癌症,就是全身症狀(一種多因、慢性、退化的症狀)的局部癥候。
  葛森早在一九三○年代便發展出這些觀念!他是第一位廣泛指出癌症與身體自然防禦機制──免疫系統──缺陷有關的人。他在很久以前便指出,癌症與免疫系統的缺失有關,但主流醫學直到最近才開始研究,並提出同樣的基本概念。葛森是那個時代的領航者!他知道一旦癌症症狀出現,問題就絕不只是局部腫瘤,而是整個身體都病了。由於癌症會出現腫瘤,因此常被當成是局部問題來治療,至於身體其他部位則被認為是沒問題的。葛森的假設是,如果身體其他部位可以恢復健康狀態,就會產生影響並消除身體各部位的癌症。
  這就是葛森的目的──恢復身體的正常功能
  葛森深知這套飲食理論的營養基礎所使用的補充品會在醫學界引發爭議,但他是個務實主義者,他看到這套療法的效果,因此在持續治療病人的期間,經常對外提供完整的醫學說明,指出即使是宣告不治的病人都具有高治癒率的事實。顯然這套療法達到令人驚歎的成果,然而更驚人的是,這些病人起初都接受常規治療,卻無人因此康復。
  葛森療法是一套嚴格的飲食方法,自然需要專業人士指導。與其說葛森療法是飲食法,不如說是治療法,我絕對不贊成任何人自行進行葛森療法,因為這套療法需要專業指導與監督,而且至少需要一個人負責協助準備。我的第一任妻子就每天花十二個小時替我準備葛森療法。想嘗試的人必須投入非常多時間與精力,而在密集遵照這套方式的過程中,根本無法擁有正常生活,更別說是工作了。使用這套療法最好是住進醫療院所接受指導,更詳盡的內容請見葛森醫師的《癌症療法:五十個成功案例》,以及他女兒夏綠蒂‧葛森與人合寫的《救命聖經‧葛森療法》。
  許多人對葛森療法持保留態度,但基於它的理念與優點,仍值得討論。此外,對於強效飲食法特別感興趣的人,葛森療法是我所知最好的方法,許多人都很適合!
  我在使用葛森療法三個月所得到的最大好處,就是它確實讓我的身體排毒與淨化。因為如此,再加上持續密集的靜坐,我對可以吃什麼新食物更為敏感,也吃得更安心;還有哪些食物我最好別碰。舉例來說,乳製品及蛋是我絕對要避免的兩項食物。
  不斷地實驗,嘗試各種食物,並觀察身體的反應;我持續發展新的飲食法,讓療癒的過程更穩定──療癒飲食法;康復後,我仍繼續保持這樣的飲食態度,很快就將其改成維持性飲食──健康飲食法。這些年來,根據最新研究與數千名癌症患者認真控制營養及治療的回饋,證實療癒飲食法與健康飲食法是讓他們可以活到今天的原因。

◎我的個人的經驗
  當我不再使用葛森療法後,變得對食物十分敏感。我只要看到茄子,就知道它不適合;我發現自己對生洋蔥的反應十分強烈,絕對不能吃,而煮洋蔥裡的芳香酸會有所轉化,我可以高高興興地吃它。
  我的身體對雞蛋有強烈反應,一吃就會影響肝臟,有時還會出現黃疸,而我的情緒自然也受到影響,脾氣變得很壞。至於牛奶則有點微妙,我很愛喝牛奶,不過每次只要一吃乳製品就會發炎,而且都在喉嚨,所以我決定還是不吃。當然,無論基於什麼原因,不喝牛奶都很合理。

 

 我所使用的葛森療法

 

更多精采介紹請按此

 

.咖啡灌腸法真的很好用

.罹癌寵物的飲食療法

.14天壽命多活40年,自體清理癌細胞:從葛森療法到排毒靜坐的癌症自救必讀經典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宣布,同步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並自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定調接下來為期2周防疫為「三級延長、適度鬆綁」,陳時中也公開向全民喊話「拚看看,7月26日能夠降級」。 陳時中強調,這一次的鬆綁裡面一定會有一些...

閱讀詳情 »

自台灣疫情爆發以來,不少民眾生活受到衝擊。近日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出現一則暖心故事,社團設立「待用餐」慈善行動,由善心人士提前支付餐點、飲品的費用,讓有需要的人可前往領取享用。日前翁姓民眾透露,自己也買了餐點提供,有位單親媽媽載2幼子冒雨騎車到信義區,只為取2個便當,讓翁姓民眾為之動容,表示自...

閱讀詳情 »

國內本土確診數已連續11天控制在二位數,對於7月12日是否微解封,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今(8)日上午行政院召開院會,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報告疫情現況,預計將在會中提出相關行業疫情應變指引,經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後,由指揮中心於下午2時記者會中宣布明確指引。據了解,戶外風景區、公園擬開放使用,至於餐飲業是否開...

閱讀詳情 »

環南市場7月6日復業,今(8)日進行二次大規模篩檢,含攤商及員工造冊人數3,300人,希望能夠確實清零,7月10日起攤商也要持陰性證明才可以入場。現場執行採檢的亞東醫院麻醉部主任林子玉表示,今日共出動55位醫護,第一批100位檢體報告於8時20分出爐,均為陰性。林子玉說明,今日採檢出動55位醫護,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