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術後、受傷時飲食禁忌多!!吃這個可能會讓傷口好不了!!快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受傷時禁忌多,當我們的傷口在癒合期間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來加快傷口癒合的速度呢?又有哪些食物我們不應該在傷口癒合期間吃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個究竟吧。

手術後 受傷時飲食禁忌多 吃這個可能會讓傷口好不了 快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適宜傷口癒合的食物元素

 鋅  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鋅主要存在於海帶等食物中。

 脂肪  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癒合缺損。

 葡萄糖  人體主要的物質就是糖分,供給充足的糖分是加快傷口癒合是不可缺少的。在傷口癒合的期間多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增加糖分的同時還可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蛋白質  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機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

 維生素A  能夠促進傷口癒合。它主要存在於魚油、胡蘿蔔、西紅柿等食物中。

 維生素C  可以促使傷口癒合。存在於各種蔬菜、水果中,大棗、辣椒是維生素C的寶庫

受傷最怕留疤,吃什麼容易留疤?!

在飲食方面,酒、辣椒、羊肉、生蒜、生薑、芥末、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會促進疤痕增長。如果吃含鉛、汞的藥物,會促進色素沉著。防曬也是不可忽視的。化妝品、肥皂等也不能接觸傷口。因為各種化妝品中難免含有鉛、汞、銀等重金屬和光敏物質,它們會刺激皮膚色素增多。

傷口癒合時間看體質,加速癒合怎麼吃?

看部位和傷口的情況,和全身的營養情況,一般頭面部5天,上腹部、胸部7天,四肢關節14天,可以稍微延長1-2天。老年人要延長。

宜多食高蛋白質食物,如鯽魚湯、魚肉、牛肉、雞肉、蝦、雞蛋、牛奶等,利於創面細胞增長,加速癒合。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1、食用菌類: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水產類: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不能吃,這類食品為寒性而且有腥味,對於體質過敏者,容易發生哮喘、蕁麻疹等疾病。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3、蔬菜類: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雪裡蕻、茄子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果品類:主要有桃子、杏、芒果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5、調味食品:此外,蔥、蒜、韭菜、荊芥、桂皮、白芷、芥末、胡椒、花椒等辛辣調料等,酒、醋等刺激性大的飲料也盡可能不喝。

6、酒精類

除了吃的東西要注意之外,千萬要記得醫生的叮嚀,不要嘴硬逞強,這樣反而可能會使傷口的狀況更糟糕!!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例本土個案及63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新增本土個案當中最引發關注的就是,中和某公寓一到三樓有住戶6人一同確診,緊急清空,且今日公布彰化多一起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36歲的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的症狀,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至醫院肝膽腸胃內科就醫,醫師建議林小姐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小姐原先都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才終於接受胃鏡檢查,發現胃食道交接處有腫瘤,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輸台的日本草莓屢屢農藥超標,食藥署今(29)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又有9批農藥殘留超標被擋,這已經是近半年來累積有35批的不合格了。回應外界關注食藥署是不是迫於日方壓力,對日本草莓不敢全面禁止輸入,食藥署強調已經發函給日本官方要求說明跟改善,5月6日是最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68歲的婦人,從3年多前開始,就常覺得右背莫名痠痛,且一路延伸到右腿,檢查確認是脊椎側彎引起,但一路接受復健仍未好轉,又因為擔心疫情及手術風險,拖延治療,直到今年因背痛難耐就醫,檢查後發現側彎角度竟多了10度,嚇得她決定拼了,透過電腦導航手術截彎取直,這才擺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