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生素療程不吃完 恐出現抗藥性

抗生素療程不吃完 恐出現抗藥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上,許多患者會擔心服用類固醇、止痛藥,甚至是怕吃抗生素,主要是因為害怕服用完後會出現水腫、且傷腎等副作用;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傅淑卿指出,部分患者甚至認為抗生素常吃不好,因此病情一旦好轉就會自行停藥,其實這都是錯誤觀念。

抗生素主要能影響細菌生理,包括阻斷基因物質的轉錄轉譯或如抑制細胞壁等,幫助殺死細菌等效果;傅淑卿說,其實像是抗生素的抗藥性,就像是基因改變,細菌在細胞分裂繁殖的過程,有可能就發生突變抗藥性的基因,才會導致藥物失效。

藥師傅淑卿進一步說明,若是濫用抗生素,或是未按照醫師指示完成療程,可能反而導致細菌繼續繁殖,但許多患者都會擔心抗生素殺死細菌,恐會影響健康,但其實人體和細菌結構都不相同,並不會因此出現相同效應,不過抗生素仍是藥物一種,還是存有副作用出現的疑慮。

臨床上使用抗生素會依照抗菌範圍,以及藥物敏感性試驗報告給藥;傅淑卿提醒,患者除了應按照醫師囑咐按時服用藥物外,若有任何不適症狀,也應盡快停藥並尋求醫師協助,才能避免影響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67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臺北報導】中國大陸武漢肺炎疫情不斷上升,國際病例數持續增加。外交部今(4)日對外發布,2月7日開始,外籍人士入境臺灣,若前14日內曾經入境或居住中國大陸(不包含過境),禁止入境;另一方面,由於浙江省疫情目前僅次湖北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升級浙江省為2級流行地區。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正常齒列長出多的牙齒時,稱為贅生齒或多生牙,發生原因不明,多好發於上顎前牙區,若為門齒附近的贅生齒則稱為正中贅齒,通常形狀及生長方向多變,不僅容易造成鄰近恆門齒的阻礙,也可能埋下囊性病變等風險;臺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醫師謝春怡指出,在台灣的比例目前兩個研究比分別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眾面對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當恐懼,原本4大超商配發1人限購3片口罩,引發搶購導致真正需要者無口罩可用。因此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昨(4)日決定,超商口罩今(4)日停售,2月6日起全面實名制銷售,買口罩必須前往藥局,刷健保卡登記,1人1周限購2片,1片售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戴口罩、勤洗手!在武漢肺炎威脅下,這已經變成全民抵抗疫情的自保措施。然而網傳不僅戴口罩,公共場合最好也要戴手套,才能避免接觸到病毒,並且已經有公共場合或活動,每個人須量額溫,噴灑酒精在衣服上才准許進入的傳言。但臨床醫師認為,武漢肺炎不會鑽入皮膚,一般場合勤洗手已經足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