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技術取代開心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復原快

新技術取代開心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復原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45歲的田小姐,在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有3.5mm的「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最後,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取代開心臟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較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透過非開心手術治療,也能獲得很好的療效。

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田小姐有心臟擴大及肺部血流增多情形,理學檢查發現,左側第二肋間胸骨邊緣有連續性心雜音,但未有呼吸窘迫、唇色發紺或肝脾腫大的現象,最後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3.5mm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曹承榮指出,治療方式透過非開心手術「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封住動脈導管的兩端,即可治療。同時避免胸前留下長長的疤痕,可免全身麻醉,手術復原時間也較短,效果和開心手術一樣好。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最常見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之一,人體的主動脈與肺動脈間有一相通之血管稱為動脈導管,由於胎兒在母體時,血流需求和出生後不同,若出生後2到3天內沒有關閉,則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因為先天性心臟病缺損較小,所以有些人於成年後才發現。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隨著年齡增加,會出現先天性心臟病加重;中老年人的生理或病理性變化,將影響先天性心臟病與大血管畸形的過程。值得留意的是,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發生於未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所以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感染的機率較兒童高。

曹承榮叮嚀,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特點常因兒童時期漏診或其家屬拒絕手術,直至中年後才被發現,雖然對壽命無明顯影響,但若為較嚴重之先天性心臟病,且未於兒童期手術根治,即使活到成年,也會有較嚴重的次發性問題產生,如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心室肥厚及日益嚴重的心臟衰竭,屆時即已失去手術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失智症患者,短期內記憶退化的速度加快,病況惡化迅速,連近期的事情都不記得,家人及時將患者送醫。就醫接受大腦掃描後,發現是大腦的硬腦膜腔下有出血,立即安排手術取出血塊。 收治病例的亞東醫院神經內科賴資賢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腦膜下腔出血多是由碰撞造成,對於老人來說,輕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位罹患乾癬的30多歲女子,不但全身長有紅疹,且嚴重脫屑有如雪花飄。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原本單身多年的她,立刻有追求者,很快地論及婚嫁,更決定共同投資開店。不料,健保只給付半年的治療,女子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又再惡化,遭男方毀婚,開店計畫也因財務危機而中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懷有20周身孕的陳姓婦女,日前突然感到頭痛欲裂,緊急送醫後竟兩邊瞳孔放大,昏迷指數只有3,情況非常危急。經檢查發現,患者因顱內動靜脈畸形血管破裂,腦部嚴重出血而出現劇烈頭痛並昏迷,所幸手術治療,身體恢復正常狀況,也順利保住肚中胎兒。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指出,現代人壽命愈來愈長,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未來預估在1960年後出生者,將有超過半數可能罹患癌症,而且活得愈久,罹癌的機率愈高。癌症已經成為現代人疾病的最大殺手,因此,許多養生方式、保健食品,也備受歡迎。 目前抗癌出現了全新的進展,看似平凡的蚯蚓竟然也能有益身體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