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餐餐吐奶 當心患有先天疾病

新生兒餐餐吐奶 當心患有先天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新手媽媽,發現寶寶幾乎餐餐都吐奶,不消三個月,媽媽就得憂鬱症了。小兒科醫師陳宗獻表示,吐奶是嬰幼兒常見的現象,由於嬰兒的生理構造,本就容易溢奶,只要等寶寶生理發育較成熟後,就會改善,這為主要原因之一;其二是因嬰兒有先天性疾病,如腦性麻痺、心臟病的寶寶,或腸道畸形、幽門狹窄、食道閉鎖等。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嬰幼兒食道肌肉張力低,容易引起擴張,賁門較鬆弛,關閉不緊,易被食物衝開;意即,當食物進入胃部後,成人的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再者,新生兒的喉頭比成人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不熟練時,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陳宗獻表示,正確餵奶的姿勢是將寶寶抱起,讓寶寶的身體與母親或照護者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讓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餵奶而造成吐奶。因此,醫師建議,寶寶吐奶時,爸媽與照護者可注意餵奶時姿勢是否正確、是否餐餐都吐奶、有無發燒等情形,並且觀察排便、活動力、精神是否有異常,若有上述現象,可能是寶寶胃腸道有先天上的疾病或病變,應立即帶孩子就醫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97

相關推薦

一不小心又上火了,咽喉腫痛,吃不下睡不香,很多童鞋都在問上火了該如何安排飲食來調理身體呢?小編今天就把這份秘籍帶來分享給大家!為了自己的身體,千萬別錯過了!也趕快轉給那個容易上火的TA也學習學習吧! 喉乾嗓啞飲淡鹽水;服秋梨膏;飲橘皮糖茶秋梨膏 圖片來源 食材:1000g雪花梨、20g紅棗、25g冰...

閱讀詳情 »

說到秋冬進補,最最少不了的就是山藥了,怎麼吃最有效呢?來聽聽專家們的意見~ 圖片來源 舒展皺紋—乾果山藥泥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祁堅副主任中醫師介紹,面容多皺紋,多是因為脾胃兩虛。可以試著吃點乾果山藥泥進行調節。 鮮山藥或馬鈴薯500克煮熟,去皮,壓泥,再擠壓成團餅狀,上置桃仁、紅棗、山楂...

閱讀詳情 »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後來,還聽...

閱讀詳情 »

乾媽住在廣州,是土生土長的大眼睛白皮膚廣東美女(廣東也有很多美女哦),而且集勤樸,善良,賢惠於一身(經常感慨乾爸好福氣,娶了乾媽)。 乾媽擅長廣東菜,把她家祖傳的清蒸魚做法手把手教給了我。 圖片來源  清蒸魚是最簡單,最健康(赤身除外?),最美味的做魚方式,可謂廣東人最偉大的創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