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爺爺病後如著魔! 原是因「譫妄」作祟

爺爺病後如著魔! 原是因「譫妄」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南1位86歲的爺爺,日前因嚴重的肺炎併發呼吸衰竭入住加護病房,治療一週後,爺爺已可移除呼吸器,轉至普通病房休養。但奇怪的是,爺爺以前非常健康,還可以騎腳踏車趴趴走,但這次在加護病房治療後,竟然虛弱的連從床上坐起都有困難了,也無法下床活動,家人更發現,爺爺晚上會有胡言亂語的現象,甚至連家人都不認得。
老人有三多 避免醫療碎片化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老年科主治醫師楊登棋表示,台灣的老年人口約占人口比率的12.51%,預估在2025年時,將會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這現象顯示出台灣醫療問題,像是「照護模式碎片化」等,而且就老年人來說,有所謂的「三多」,即病多、藥多、醫療資源使用多,簡單來說,就是老年人的醫療照護較為不同,因老年人的問題多半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表現不明顯、若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會急遽惡化、治療效果較差、復原相對緩慢、疾病與其相關的治療風險較高、更需藉由復健來恢復罹病前的身體功能。
譫妄+功能衰退 長者意識不清
以案例來說,爺爺轉到病房後,產生了兩大問題,一是急性譫妄,二是功能衰退,這2個問題,絕非單純老化所造成。楊登棋醫師解釋,所謂的「譫妄」就是一種短暫、可回復的症候,急性發生且有波動性,多數與內科疾病相關,其表現除難以專注,有溝通的困難,也有可能出現焦慮、焦躁、日夜顛倒,甚至幻覺。在急性住院的老年人身上很常見,主要以混亂評估方法來評估是否有譫妄,急性發作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並合併有意識改變或無組織的思考,就可確診。老年人一旦發生譫妄,不僅延長住院天數,死亡率也提高。
譫妄 預防比治療重要
預防譫妄的發生比治療還重要!目前譫妄的發生原因仍不明,醫學上僅知年齡大於65歲、男性、視力或聽力障礙、腎臟或肝臟疾病、脫水等危險因子與誘發因子有關,如使用鎮靜藥物、入住加護病房、感染、貧血、外科手術等。建議可透過給予足夠的水分、營養與睡眠,病房掛時鐘、日曆,常常告知病患有關人、時、地的資訊以增加病患定向感,讓病患可以感到安心,並在身體狀況許可的範圍內盡量活動。
全面評估 找出功能衰退主因
至於功能衰退,則發生原因,如久臥、因住院帶來的限制、不熟悉的環境、或沮喪等等,予以適當的支持與鼓勵,並以積極的復健來恢復罹病前的身體功能。針對虛弱長者,應配合全面而詳盡的評估,如心理、生理、社會功能等面向,才能找出潛在的所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4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結合AI人工智慧的人機教育體驗中心啟動了,以目前在防疫的特別時期,無人機可以在沒有警察介入的情況下運作,呼籲民眾自主管理重要性,是一種代替人類接觸的替代品。無人機助防疫 也成學生學習利器泰北高中陳建佑校長說,無人機除了協助新冠肺炎防疫,在未來無人機的應用將更為廣泛,在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清明連假,出門別忘了做好防曬,但該如何挑選合適的防曬產品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指出,像是防曬係數(SPF)30至50以上、PA值++++或標示broad-spectrum等產品都能有效發揮防曬作用,尤其若從事戲水等活動,則應挑選有防水功能的品項,此外,從事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COVID-19新增個案中,有2名病患味覺與嗅覺都受到影響,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鼻腔嗅覺神經細胞的ACE2受體較多,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攻擊,因此嗅覺容易受到干擾,臨床醫師也提醒,嗅覺與味覺能力變差,看診時若不主動說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公布新增7例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2名在居家檢疫發現,5名在機場直接攔查時發現。另外,指揮中心擔心居家檢疫人數增加,導致社區傳染風險升高,因此現在規定隔離者只要離開限制場所,就得強制集中檢疫;同時擴大社區採檢對象與條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