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好了又感冒 原來是痛風藥過敏

痛風好了又感冒 原來是痛風藥過敏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因痛風發作,使用allopurinol(異嘌呤醇)成分藥品治療,三個星期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皮膚紅疹等症狀,以為痛風好了又感冒,吃藥後仍持續發燒,且臉部和全身出現紅疹和水泡,口腔也有潰瘍,所幸即時至醫院就診,發現為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JS),經住院治療後恢復。

台北藥師公會常務理事黃彥儒藥師說,痛風治療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治療與長期預防性降尿酸治療,allopurinol是用於長期預防性降尿酸治療的藥物,Allopurinol已上市超過三十年,據估計台灣有高達二十萬人使用此藥,然而再安全有效的藥物都可能有風險,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Allopurinol常是藥害救濟給付的前三名。

而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通常與病人服用的藥物相關,是屬於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目前臨床上最常遇到SJS的就是痛風藥與癲癇藥。

SJS的初始症狀常常是輕微的發燒、結膜發紅、喉嚨痛、皮膚搔癢,這樣的症狀通常持續2-3天,因此初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隨後可能出現嘴巴破皮或其他黏膜如眼睛、生殖泌尿道破皮的現象,之後才開始出現明顯的皮膚疹。黃彥儒藥師特別提醒,服用allopurinol的族群要特別注意,若服藥過程中有類似感冒,且有出紅疹、發燒等現象,請立即詢問醫師或藥師。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使用藥物是以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為目的,然而,因藥品的特性或用藥者的體質、病情的差異,導致在合理用藥的強況下,仍有無法預期的藥物不良反應,所以醫師應衡量病人臨床治療效益與風險,給病人最合適的藥品;而病人亦應主動告知病史、不適情形或相關疑慮,以利醫療人員評估。

食藥署表示,目前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建置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外,對於藥品相關安全訊息也可隨時進行瞭解,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食藥署提醒,若發現因使用藥品發生不良反應時,請立即通報給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744

相關推薦

午餐吃義大利麵、晚餐吃拉麵…相信不只男性,相當多女性也都喜歡麵類吧。 但唯一令人煩惱的是碳水化合物容易發胖,大家是否知道義大利麵、拉麵的卡路里多少呢? 這次我們就將為大家介紹容易化身成脂肪的”高卡路里麵類排名”。   ■出乎意料!? 高卡路里麵類排名...

閱讀詳情 »

「太殘忍了,看不下去了,看到那隻浣熊哀傷的眼神,心裡很不舒服!」昨日,一部名為《奢華美麗背後的殘忍》的視頻在新浪微博被網友瘋狂轉發,視頻中,有狐狸、浣熊被人用木棍、鐵棍敲擊頭部,然後開始剝皮……這個視頻不僅引發網友的極大憤怒,就連馮小剛、鈕承澤、劉若英、李靜、馬伊琍、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班盯螢幕、下班滑手機、回家看電視」,這是上班族常見生活型態。工作環境已離不開電腦,下班後依然慣性使用3C產品,不適度讓眼睛休息,使眼睛長期累積螢幕所造成的慢性刺激,進而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及血管受損;尤其是寒流來襲,若是又去泡湯,更是會使黃斑部雪上加霜,恐有失明危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