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看看你是哪種體質?冬天進補不一樣!

冬天非補不可嗎?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淑君表示,手腳冰冷、容易腹瀉、感冒的虛寒體質,可吃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溫補藥膳,可以補氣、補血,甚至補腎,不過現代人最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就不適合進補,睡眠充足、養成運動習慣更重要;如果選錯藥材及食材,或是補過了頭,還不如不補。
看看你是哪種體質?冬天進補不一樣!
‧冬季4種體質補身要訣
台北慈院中醫部門診最近發現不少民眾因便秘、長痘痘、嘴破而就醫,經診察原來是吃了太多麻油雞、薑母鴨或十全大補湯所引起,楊淑君醫師表示,冬天雖是適合吃補的季節,但應了解自身體質,才能補得恰到好處,例如求診民眾多屬燥熱體質,卻吃了麻油、薑或十全藥材,效果適得其反。

楊醫師指出,中醫將人體體質略分為4種,趕快看看你屬於哪一種,適合吃的補品不一樣!
第一種為虛寒體質,容易怕冷、疲倦、腹瀉、感冒、頻尿或腰酸、手腳冰冷,冬天可以吃些兼具補氣、補血、補腎效用的藥膳,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

★第二種是燥熱體質,經常嘴破、口臭、便秘、失眠、長痘痘、小便量少色黃,可吃四神湯、四君子湯調整脾胃功能;若有口乾舌燥症狀,也可加點百合、沙參、麥門冬等養陰藥材或食材。

第三種是痰濕體質,容易感覺疲累、胸悶、水腫,有時喉嚨會覺得有痰卡住、苔白厚膩,可能合併寒、熱而成為濕熱或寒濕體質。

第四種是現代人最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通常因熬夜、壓力大、運動少、作息不正常造成,楊醫師指出,這類體質的人會有頻尿、容易腰酸、手腳冰冷的虛寒症狀,但又有長痘痘、口瘡、便秘等上火情形,由於調節能力不佳,怕冷又怕熱,吃點涼的就頻尿,食用燒烤辣炸的食物又會嘴破、長痘痘,並不適合進補,充足睡眠並養成運動習慣,把體質調整好才重要。

‧依體質「慢慢補」才能治本
除了體質因素外,游明謙中醫師也表示,孕婦或感冒、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甲狀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或有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子宮肌瘤等特殊疾病的人,進補前需先諮詢醫師,千萬不要任意進補

游醫師提醒,小孩屬純陽體質,代謝功能佳,並不適合過度進補;老人雖可透過吃補保健,但若有失眠情形,也不能隨意進補;女性月經週期前,體質會由陰轉陽,容易煩燥、長痘痘,吃補也需注意;而且吃補不是幾次就能見效,而應依體質變化「慢慢補」,才能達到治本的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全國積極拚疫苗覆蓋率,但卻有醫護爆料,高雄市衛生局竟拿碼表在旁邊計算,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衛教。對此,高雄市衛生局駁斥,強調爆料是子虛烏有,碼表是「科學量測」,是要依據現場狀況、接種方式等進行調整規劃,讓接種流程更順利,絕對不是不友善的計時催促。對於被爆料衛生局人員在接種站按碼表,催促醫護一事。高雄...

閱讀詳情 »

台灣今新增15例本土,台中雖然加零但有1例境外移入。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此案為案15508英國人,他在台灣工作,會頻繁出入境,4/26在台灣打了第一劑AZ疫苗後,6/18返回英國,7/6在當地打了第二劑AZ,回台時持PCR陰性證明,但在入住北部集中檢疫所期間採檢陽性。曾梓展指出,個案在英國期間...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7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例、桃園市3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5例本土病例(其中6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

閱讀詳情 »

屏東縣一間villa渡假村在「微解封」當晚,超過10名以上客人煮麻辣火鍋跟喝酒違反防疫規定,傳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政聞執行長也在列。對於這樣的行為是否違反微解封指引,將開罰?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沒說民眾不行住民宿,不過究竟有無多人群聚的事實,將待屏東縣政府調查後,進一步討論開罰。今(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