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胃藥治胃病,腸胃道感染風險恐增加五倍!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疾病管制署、北市聯合醫院利用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服用藥效較強的胃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感染沙門氏菌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停藥一週後風險降低到四倍,一個月後風險才消失。
該研究團隊從過去文獻中分析,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會增加腸胃道感染的風險,但都未考慮病人本身已經有腸胃道疾病,所以無法推論是因為病人本身的疾病,還是非氫離子幫浦制酸劑導致腸胃道感染,為了找出確切相關性,研究過程首先利用健保資料庫2000到2010年資料,搜尋腸胃道感染病人,共納入七萬多名,以病例-對照研究法回溯性尋找適合個案,並校正病例組與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疾病等,經過大量的交叉比對。
研究發現,一年內使用口服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此為醫師處方用藥,會讓腸胃道感染風險增加,正在使用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達5.39倍;而服用另一類制酸劑,組織胺阻斷劑,即平常到藥局就能購買到的胃藥,風險也增加為1.84倍。
此外該研究還指出,不只胃病的用藥,在台灣服用非常普及的抗生素,造成腸胃道感染的風險也有5.21倍、類固醇是3.18倍、非類固醇止痛藥(如阿斯匹林)也有2.37倍。
參與該研究的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醫師郭書辰解釋,人體有許多防衛機制,像是一座抵抗細菌的堡壘,能有助降低腸胃道感染,例如胃酸、腸內有許多好菌、以及人體本身的免疫力都具備殺掉壞菌的功能。因此不少人胃痛吃胃藥抑制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就會讓壞菌有機可趁,增加腸胃道感染風險。
郭書辰說,沙門氏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細菌腸胃道感染之一,台灣每年約有四千名因為沙門氏桿菌感染住院的病例,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類似腸胃炎的症狀,一般人通常2至3天可自行痊癒,但有約5%的人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像是心臟內膜炎、骨髓炎、腦膜炎甚至死亡,這類情況通常發生在身體虛弱的病人、年長者、兒童身上。沙門氏桿菌的感染可來自爬蟲類、生菜、未煮熟的水、食物等。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因素,使得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成了文明病之一,胃藥不離身似乎成了普遍現象,郭書辰說,此研究結果並非告訴民眾不能吃胃藥,他強調,身體不適還是要依照醫囑服藥,但在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強效止痛藥、類固醇、抗生素時,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因為腸胃道感染多來自於未煮熟的食物,例如雞蛋、肉類、生菜與未處理的水等,且食品須保持清潔、生、熟食要分開處理、食物要完全煮熟,保存在適當的溫度等。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建國補習班 研究所快8 粉絲團粉絲團 100java 資料庫linux 使用者國家衛生研究院牙齒痛 止痛藥工作壓力大壓力大 英文圓禿 類固醇高屏羊乳 抗生素苦茶油 胃食道逆流胃炎的症狀生理痛 止痛藥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java 資料庫程式設計國家衛生研究院竹南分院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
相關推薦
4成甲魚再驗出致癌孔雀綠,食用注意!
愛吃甲魚的老饕不少,但甲魚多次被驗出包括孔雀綠在內的多種藥物殘留,而且不合格率頗高,連知名餐廳也不例外,大家品嚐甲魚的美味時,最好更謹慎選擇。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人難以安心,連知名餐廳、賣場也無法倖免,食藥署3~6月抽驗市售貢丸、甲魚及烏骨雞等,檢出貢丸原料豬肉含有磺胺二甲基嘧啶超標20倍,烏骨雞含...
閱讀詳情 »榴槤染黃?是天然薑黃素啦!
大家愛吃榴槤嗎?購買榴槤時,是否注意到榴槤外皮有黃色沉澱物?可別以為是染色喔!食藥署檢驗是天然的薑黃素,大家可以安心吃喔!榴槤氣味濃郁,很多人愛吃,但也有人避之唯恐不及,不論愛不愛吃,最近網路傳出泰國榴槤疑似浸泡不明的黃色液體來殺菌或染色,引起疑慮,食藥署實地進行檢驗,發現所謂黃色沉澱物是薑黃抽出物...
閱讀詳情 »怎麼喝水最護腎 最解渴
夏天流汗量大,飲水不足有關的泌尿道感染、結石很常見,但毫無節制的大量喝水,有時也會引發水中毒,到底水該怎麼喝最能保護腎臟,避免變結石製造機。夏天熱,醫院泌尿科擠滿因泌尿道結石而須以體外震波碎石機「打石頭」的患者。體內因電解質不平衡所形成的結石,對細胞來說是外來物,會導致異常的免疫反應。 ...
閱讀詳情 »吃太鹹 太冰易水腫,冬瓜 薑絲絲瓜助消腫
天氣熱、胃口不好,但吃得不多,身體卻腫腫的,小心是夏季水腫問題,因為天熱不想動,又吃了太多冰而引起,趕快依照中醫師建議,用紅豆水、車前子茶消腫,多吃薏仁、冬瓜、絲瓜也有效。夏天衣服穿得單薄,一有水腫,身材馬上走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吳修安醫師表示,吃得太鹹、太冰,最容易水腫,平時多喝紅豆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