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突然出現高燒、咳嗽、喉嚨痛症狀,腳上還有異常紅腫的話,可得小心了,那可能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致死率達六成的○○○!

突然出現高燒 咳嗽 喉嚨痛症狀,腳上還有異常紅腫的話,可得小心了,那可能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致死率達六成的○○○!

這種常被忽略的傷疤 就是被恙蟲咬的特徵--焦痂

每到假日和全家大小一起野外出遊是最開心的事,

沒想到去野外玩回來,

家裡好幾個人的腳上和身上都出現很多不明的紅色斑狀疹,

幾天之後甚至變成右圖這樣不會痛的傷口( 焦痂 ),

斷斷續續發高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

而且一週沒有好,兩週過去也沒有好,....怎麼會這樣?

遇到類似的這樣狀況千萬不要輕忽,

一定要記得告訴醫生你最近去過野外或山上,

這不是感冒,很可能你得到了致死率高達六成的「恙蟲病」!

突然出現高燒 咳嗽 喉嚨痛症狀,腳上還有異常紅腫的話,可得小心了,那可能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致死率達六成的○○○!

 

恙蟲在哪裡 ?

恙(Identification)是蟎,不是昆蟲。

體積相當小,約一顆蝴蝶卵或者更小。

恙蟎喜歡生長在高濕的土面、雜草尖端,

寄生許多嵴椎與無嵴椎動物,主要是哺乳動物,更主要以鼠類居多。

突然出現高燒 咳嗽 喉嚨痛症狀,腳上還有異常紅腫的話,可得小心了,那可能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致死率達六成的○○○!

恙蟲病的概述

恙蟲病又稱為叢林型斑疹傷寒,是由立克次體引起的疾病,

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於卵、幼蟲、若蟲、成蟲各階段都保有立克次體,

成為永久性感染,且代代遺傳。

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而是人類遭具傳染性之恙蟎叮咬後,

恙蟎唾液中之立克次體透過叮咬傷口而感染人類,

通常在被叮咬的部位形成特有的洞穿式皮膚潰瘍型焦痂。

潛伏期和傳染期

1.潛伏期可長達6-21天,通常為9-12天。

2. 不會直接人傳染給人。

常見病症

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

有時也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

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焦痂,發燒1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等。

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

死亡率可高達6成。

(小編再次提醒恙蟲病很容易被誤認為感冒要小心)

突然出現高燒 咳嗽 喉嚨痛症狀,腳上還有異常紅腫的話,可得小心了,那可能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致死率達六成的○○○!

(藝人黃仲昆也曾有「恙」,出現嚴重的症狀)
 

綜合衛生機關提出的預防建議

1)在野外時,最好穿著長袖衣褲,並儘量避免將皮膚暴露於外。

2)進入恙蟎猖獗地區時,可塗抹驅蟲藥品,藉此防止恙蟎叮咬。

3)離開易感染地區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

4)民眾若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兩個案例(文章資料來源)

A是一位愛好登山者,

三週前才高高興興地與友人征服了南橫三星,

但是回家數天後就一直間歇性的高燒,全身痠痛及頭痛,

像是得了重感冒似的,原本只是去一般診所看感冒都沒有好。

抽血檢查後才知道肝指數衝到了三百多趕快到大醫院求診。

B 在過去三個星期持續的看耳鼻喉科診所,以為只是感冒、支氣管炎,

突然有一天就因為唿吸衰竭、急性腎衰竭與敗血性休克,

馬上就進了大醫院又轉加護病房,

插管接唿吸器並緊急洗腎,還好治療得當才恢復了健康。

A和B兩人分別在手上和背上都有焦痂的出現,

都因為傷口小 以及 感冒的症狀明顯,

讓醫師初期沒有發現這是恙蟲病。

差點都釀成大禍!!!
 

原本恙蟲出沒主要時間是4月到7月, 但因為炎熱氣溫逐年延長, 醫師提醒一直到10月都是恙蟲出沒的高峰期。 喜歡戶外活動的您, 別忘了提醒和您一樣愛運動的車友或山友, 還要注意容易被輕忽的孩童小傷口。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提醒癌友別讓癌疼痛阻礙治療。(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康弘昌/台北報導 「癌」後重生,存活期是長是短?眼中千萬不能只有抗癌治療一關而已,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就引用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醒癌友,一項針對遠端轉移肺癌病人的研究結果發現,早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坐就不動?小心這個壞習慣害中風找上門。門診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從小不愛運動,也不愛吃蔬菜,生活寫照就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站」,導致體型雖不算太過肥胖,但也不能稱得上纖細,今年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且發麻感覺越來越明顯,因為沒為生活帶來不便,自認沒什麼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乾眼症,症狀不只是「乾」而已!現代人手機、電腦使用時間長,尤其一直盯著螢幕看,眨眼頻率會減少,讓乾眼症已經躍居國內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盛行率約30%,而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提醒,實乾眼症不一定只有以眼睛乾澀為表現,常見的症狀還有視力糢糊、畏光、異物感,嚴重者還會有...

閱讀詳情 »

時序進入冬季,明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今天Mary要來跟大家分享立冬的養生之道!  立冬,是24節氣中的第19個,也代表已正式邁入冬季。立冬養生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呢? 1. 習俗上有「立冬補冬」一說,因應氣溫漸降,可搭配進行食補,以抵禦冬天的寒氣,建議食補可以溫補為主,並少吃生冷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