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部悶痛半年 竟是胰臟癌作祟!

腹部悶痛半年 竟是胰臟癌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

57歲陳先生不菸不酒,但平常工作忙碌,曾罹患十二指腸潰瘍,2014年8月,開始感覺腹部悶痛,接受許多檢查,還是找不到病因,拖了半年,轉往大醫院做電腦斷層、抽血檢查,才發現罹患第二期胰臟癌,所幸經過治療後,情況已大幅穩定。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確診時多已擴散至肝臟或淋巴腺等其他器官,也因此向來有發生率等於死亡率的說法。

成大醫院外科部及臨床醫學研究部主任沈延盛醫師則說明,胰臟癌很容易被忽略,而黃疸、上腹部悶痛、長期血糖失控,甚至背痛、偏頭痛等,都可能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

目前胰臟癌二線用藥有新選擇,醫師表示,新劑型藥物是以「微脂體」包覆主要成分,進入腫瘤後,才釋放高濃度成分、發揮作用,由於到腫瘤病灶才釋放,對正常組織傷害較小,藥物副作用風險也明顯減少。

另外,因應2016年11月17日世界胰臟癌日到來,也為了提升大眾對胰臟癌的認識,台灣胰臟醫學會特別推出胰臟癌衛教宣導微電影,改編自真實患者故事,希望能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在乍暖還寒之際,由於溫度與溼度的變化,皮膚未能即時調節,很容易出狀況,不過,在這段時間內,只要多留意皮膚的變化,維持良好的作息,若有需要再借助藥物,即可讓自己擁有亮麗的肌膚。   春天的天氣型態相當不穩定,一下子好像已經要進入夏天了,但馬上卻又可以再將大家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因捧胸蹙眉被現代醫學解讀為疑似有心絞痛症狀;現代也有不少民眾有胸痛的症狀,大多直覺是心臟問題。實際上,若有胸悶痛的感覺,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外,還有包括胸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細究之下,雖然疼痛的範圍在於胸部,但不同的疾病產生的痛感及確切位置仍有相當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8歲謝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高達142.8公斤,BMI=48.2 (>35重度肥胖),體脂肪約30%,擁有肥胖的家族史,18歲以後就超過120公斤,加上工作是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平常運動量也不大,體重一直居高不下,且因為肥胖導致血糖血脂跟肝功能都異常,晚上打呼到影響睡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