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易煙

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近視情況甚為普遍。尤其在COVID-19後疫情時代更為嚴重,3C使用頻率普遍增加,加上為避免感染,長時間的社交距離限制,使孩子們在戶外度過時間減少,將更多時間花在近距離活動上,例如家庭作業、使用電子設備玩耍或工作等,這些活動都會加劇近視。 若不及時治療,近視會發展為高度近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3歲陳姓正妹近來飽受臉頰紅腫及滿臉膿皰之苦,原以為是青春痘作祟,但擦藥、砸大錢買化妝品保養都未改善,就醫檢查後發現有大量蠕形蟎蟲寄生毛孔,確診為「酒糟性皮膚炎」,所幸經以藥物治療、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多管方式齊下後,終於度過蟲蟲危機,讓她有「臉」見人。 酒糟性皮膚炎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緊急採購快篩試劑,卻爆出在野質疑「小吃店變生醫公司」的圖利疑雲,面對質疑聲浪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再度刻意花時間澄清,強調此次緊急增備快篩試劑,廠商都須符合3資格並於投標後查驗相關文件,並不受公司規模、資本額限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天氣潮濕又悶熱,已能感受到夏天的腳步。中醫師賴睿昕指出,時序進入「立夏」後,也象徵進入夏季,但是今年梅雨比較慢來,所以今年是個潮濕悶熱的立夏,這時立夏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立夏時節飲食上如果偏愛辛辣、味重,還有甜的口味,這些肥甘厚膩食物過多攝取,容易導致腸胃濕熱影響運化...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2萬31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310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1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

閱讀詳情 »

17LIVE正推出誠實週活動,昨5/2(一)亞洲統神張嘉航應邀加入播出《阿航之聲特別篇》,直播上線和大家回顧盤點「那些年政治人物荒腔走板的芭樂票」,並開放Call in和大家直播連線互動,粉絲關切統神和哥哥國動日前火爆的吵架事件,不少粉絲鼓勵統神多讓兒子晨晨開實況玩遊戲,頗有接班老爸人氣實況主的人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中市一名57歲的張先生,一次健康檢查在診所發現肝功能超標合併有C型肝炎抗體陽性,醫師在確定C型肝炎的基因型及病毒量後,很快地開立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經一個月的服用後,張先生肝指數已降回正常值;待2個月的療程結束後,病毒量更是完全驗不到,最後在用藥結束後三個月再次追蹤病...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鐵質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營養素,飲食均衡不怕缺鐵,但素食者──尤其純素的女性──就要注意了!植物食品的鐵質吸收率比肉質低許多,膳食纖維、植酸、草酸等還會影響鐵質吸收。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鐵攝取量為 15 毫克,除了考慮服用保健食品,平常也能藉由以下這 5...

閱讀詳情 »

近日來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數連日遞增,已經讓您不敢去健身房運動了嗎?!國外更有研究報導指出,不運動者若確診新冠肺炎,住院率、死亡率都比有運動習慣者高2.5倍。所以,原住民族電視台 TITV 16(以下簡稱原民台)聽到族人們擔心的聲音了,《isa isa動次動...

閱讀詳情 »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民眾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轉變,從日常疫情新聞的轟炸到擔心染疫的緊張氣氛,再加上難以透過旅遊來放鬆等問題,讓民眾的壓力逐漸上升,健康意識亦漸提升。 好食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透過網路問卷針對雙北500位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瞭解雙北民眾在疫情期間食用保健食品的行為變化,以及...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