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記者 梁少珊台灣地震頻繁,搖到全台「震」驚也是民眾生活的日常。內政部消防署提供震前預防的地震防災包、家庭醫藥箱內容物資訊,讓民眾可以備妥應急物品,並且將防災包和醫藥箱放在家中及工作場所,隨手拿得到的地方,防災包和醫藥箱的內容物品,應隨時檢查更新,至少每半年1次。 一、醫療及清潔用品: 優碘、棉...
閱讀詳情 »汪易煙
拖延治療乳房潰爛飄異味 荷爾蒙搭標靶助延緩化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適用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的標靶治療CDK4/6抑制劑,近期在臨床試驗中又觀察到新突破。長期追蹤的最新結果證實,在進行荷爾蒙療法的同時,再加上CDK4/6抑制劑後,整體存活期可超過60個月,也就是超過5年的時間。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陳鵬宇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陳松勇曾罹糖尿病 深夜送急診 2高危險族群 症狀 併發症一次看懂
金馬獎影帝陳松勇曾罹患糖尿病等多病纏身,緊急叫救護車送往林口長庚醫院急救,因為陳松勇曾罹患糖尿病,院方希望陳松勇留院觀察。金鐘視帝龍劭華上月因糖尿病猝逝,演藝界星星殞落,糖尿病成為國人關注的健康殺手。一、誰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1.家族史: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高出10%~50...
閱讀詳情 »肺纖維化不可逆! 胸腔內科揭「常見致病因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間質性肺病」是一種肺部發炎疾病,是近年來僅次於肺腺癌受到高度重視的肺部疾病,未及時治療時將進展至「菜瓜布肺」或者「肺纖維化」,此是因為患者肺部間質產生纖維化病變,會使肺部外觀或肺部電腦斷層影像如同菜瓜布般,出現一絲一絲的纖維而得名。間質性肺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致死率高臺...
閱讀詳情 »第13期AZ BNT疫苗第1劑 同時符合預約資格如何選?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苗接種方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10月29日施打40萬3,114劑疫苗,BNT有27萬3千劑、AZ有7萬5千劑、莫德納5萬985劑、高端3,088劑,目前第1劑人口涵蓋率72.34%。 ▲第13期提供BNT及AZ第1、2劑接種。(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閱讀詳情 »常搬重物 便秘當心「疝氣」上身! 醫警告:出現劇痛恐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體重高達130公斤的許男,因雙側陰囊腫漲、疼痛、嚴重影響行動而求診,醫師透過超音波診療後,發現許男雙側陰囊中充滿了疊繞的腸子,確診為雙側腹股溝疝氣;經手術治療後,許男已完全改善陰囊腫脹及行走困難的窘境,順利出院返家。疝氣又稱「脫腸」 鼠蹊部腹股溝疝氣最常見博愛醫院泌...
閱讀詳情 »男友內褲有菸味 露餡偷去夜店 女怨夜店抽菸無法可管?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那裡也有菸味?!」臉書社團「爆怨公社」昨天有一則PO文,一位女生埋怨男友偷偷去夜店,露餡原因是男友的衣服、褲子、甚至內褲上滿滿都是二手菸菸味。她質疑,夜店是室內空間,為什麼可以在裡面抽菸,亂丟菸蒂,難道沒有法律可以管? 其實《菸害防制法》修正案,第16條第1項第11...
閱讀詳情 »今本土 死亡雙雙+0 卻一口氣多8例境外!7男1女從這些國家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跟死亡個案持續「+0」,但一口氣卻多了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這7男1女,分別從美國、印尼以及菲律賓入境台灣確診,且8人都曾在國外接種過兩劑疫苗,除一人...
閱讀詳情 »醫護投入疫苗注射隊 強化接種守護民眾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深陷一場COVID-19(新冠肺炎)的硬戰,2021年5月12日這場戰役還是悄悄地滲入臺灣,在這之前,臺灣民眾對COVID-19疫苗施打都保持觀望,但此刻,再也沒有誰可以置身事外。奇美疫苗團隊 守護鄉親健康奇美醫療體系秉持著在地服務、良善醫療的初衷,自疫情以來,一直...
閱讀詳情 »又溼又冷不舒服只是小感冒? 噁心 腹瀉伴隨呼吸道症狀恐是大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東北季風發威,近期天氣轉涼的速度跟強度讓人很有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蔡思盈提醒,這個時間點最要小心有「秋冬的小惡魔」之稱的季節性流行性感冒,悄悄跑上身,尤其與一般感冒症狀不同,一旦得到流感,有約10%的病人會有噁心、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