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解決台灣悶經濟運動即可

解決台灣悶經濟運動即可(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我國慢性疾病與癌症患者居高不下的今日,社會不斷付出龐大資源,來應付這些疾病所帶來的衝擊,但事實上,近日台灣開始沈思,該如何防止各種疾病上身,並且在年老退休後,還能有足夠的健康本,來開啟退休後的亮麗人生,而在人們急於尋找各種方法時,無論保健產品、各種養生方法,所有加起來的效果,恐怕都不及於,運動!

 萬萬沒想到 運動竟能匯聚成推進經濟的動力

萬萬沒想到,原來促成全民運動的觀念,能直接對國家經濟以及全民生產力,有巨大的提升,並且避免國家資源總是陷入空轉耗費的情況,其中原因,為倘若民眾天天養成運動習慣,將大幅降低各種慢性疾病與癌症的罹患率。

根據國院院的最新運動指南指出,只要民眾每日撥空僅僅十五分鐘,就能得到良好的運動效果,以下為國民健康署所列出的四大原因,來解釋全民若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將如何對台灣經濟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1) 節省健保資源,臺灣人喜歡看病吃藥,但是多看病並沒有比較健康、吃比較少藥。而多運動,可減少看病、吃藥、住院、洗腎等,省下大量健保資源。

2) 延緩人口老化、延年益壽、賺健康,因為運動可提昇健康,能減少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風險,還能治療憂鬱症、避免老年癡呆,間接減少長期照護需求,然而健康是無價的,運動可賺到的健康豈只值數千億?

3) 運動可改造大腦,提高工作效率、生產力,運動激發創意,產生又新又有用的點子,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結果,增加國民生產毛額,全民運動是提昇生產力的關鍵之一。

4) 運動可減少菸害,運動可提昇戒菸成功率,減少吸菸人數,吸菸者也減少菸量,共同減少買菸花費,還可提昇吸菸者健康,減少健保支出。

據研究指出,不運動可能會增加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風險,而我國糖尿病患約落在一百六十萬人,每年新增罹癌人數落在十萬人左右,倘若民眾能每日花十五分鐘,進行健走活動,對於國家資源,所耗費在癌症與慢性病的給付,將大幅減少。國民健康署則呼籲,全民應養成運動習慣,每天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時間,就能幫助自己更加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學生放暑假追求刺激,可別玩過頭!台南一名十八歲少年,去年在朋友家開生日轟趴,其中他喝了不少酒,不料醉倒,隔日醒來竟發現身置汽車旅館,且肛門疼痛流血,對於夜晚所發生的事情渾然不知,半年後身體猛然不適,經檢驗後證實染上愛滋,必須終生服藥。 近年來愛滋感染者趨向年輕化,根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阿傑在升高一的那一年,突然發現自己腳上出現一點一點的紅斑,起先以為只是單純的過敏,但隨時間過去,腳上的紅斑不但沒有好,反而連脖子都冒出來,嚇的家長趕緊帶他求診。經就醫檢查後發現,其實阿傑罹患了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後來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後,現在的他已經痊癒,且重回無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跑步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疾病外,也可以抗憂鬱、消除疲倦等,日前美國艾奧瓦大學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只要跑步7分鐘,就算是慢跑,也能降低心臟病的死亡風險。 該研究主要針對5.5萬名18~100歲的成人進行15年的調查,其中有25%的人平常有跑步習慣,而在調查過程中有3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晚餐吃錯了,小心疾病上身!如果第二天起床沒有饑餓感,請把晚飯减少一半,千萬不要以爲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據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因為9成的肥胖就是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