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認識自律神經失調|全民愛健康 自律神經篇2

認識自律神經失調|全民愛健康 自律神經篇2

Mary最近覺得壓力好大,連睡眠品質都變得很糟糕,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認識自律神經失調|全民愛健康 自律神經篇2

 

當工作或生活過勞,導致身心壓力過大、飲食不均衡、生活方式不正常時,很容易導致自律神經運作的異常。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模式,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整體自律神經活性低下。

 

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會產生心悸、呼吸困難、口乾舌躁、便秘、全身緊繃、肌肉酸痛、易怒等症狀;副交感神經功能持續低下,會導致失眠、腸胃蠕動差、脹氣、胃潰瘍、容易疲累、煩躁,長期會增加各類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猝死。

 

當身體能量過度消耗,卻無法得到適當的休息與恢復,整體自律神經活性變得低下,就容易提早老化,嚴重更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或癌症的發生!因此,當自覺身體失衡,或小毛病不斷時,建議可尋求醫師協助,以免健康受到影響。若想進一步了解身體狀況,可藉由自律神經檢測瞭解自己的「實際生理年齡」,就會更清楚知道自律神經系統的老化程度唷!

 

自律神經失調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身心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西雅圖自然診所院長 張立人醫師

 

延伸閱讀:

【認識自律神經系統】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45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認識自律神經失調|全民愛健康 自律神經篇2

相關推薦

屏東Delta發生變異株群聚感染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確診個案維持17例,確診接觸者、枋寮醫院病患及家屬採檢均為陰性,「目前看起來這案子應該是控制住了」。自秘魯返台的嬤孫造成屏東Delta變異株群聚案,屏東枋寮、枋山等地區陸續進行大規模篩檢。陳時中今日說明,確診數維持17例,...

閱讀詳情 »

國軍桃園總醫院發生COVID-19群聚案,6月26日起暫停門急診等業務。桃園市長鄭文燦今日宣布,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國軍桃園總醫院下週開放急診門診,但要進行分流。桃市府衛生局表示,預計在7月14日恢復門急診。國軍桃園總醫院發生群聚案,醫院自6月26日起暫停門急診、住院以及疫苗施打業務。鄭文燦...

閱讀詳情 »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趨緩,指揮中心宣布今增31例本土個案,台北市、新北市皆為13例。而網路上流傳萬芳醫院封院的消息,院方緊急出面回應,有2名患者在接受PCR採撿為陰性解隔後再次採檢呈陽性,才將病房清消,並沒有封院。羅一鈞則表示,這是指揮中心的防疫指引,並沒有封院,也請大家不要亂錯誤訊息。今天網路上流傳萬...

閱讀詳情 »

今網路流傳不實消息,指萬芳醫院封院,對此璩大成解釋萬芳醫院是根據中央規定的指引把病房做清消,而院方的處理速度也非常快,匡列的110位接觸者累計3例確診,院方也都有做好良好處置,剩餘人員採撿結果皆為陰性。璩大成說明,台北市對有發生院感的醫院做查核,事實上就在前幾天,包括中央的防疫醫師、衛生局等都有到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