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近視的四個傳言是真的嗎
1、近視眼老了以後不會老花?
  老花眼是一種老年病,近視眼同樣也會有老花眼,只不過如果以前就有近視,老花和近視的矯正鏡片度數一正一負,剛好可以中和,老花眼的症狀就給抵消到難以察覺的程度,這也就給人以近視眼不會老花的誤解。
  也有人提到,近視眼看不見遠處,老花眼看不清近處,那麼會不會有一段時間,眼睛會恢復正常,看遠近都沒有問題?很遺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近視眼和老花眼的抵消作用頂多讓你看近處更清晰一點罷了,看遠處的時候,你還是得戴近視眼鏡。

  2、瞇眼看東西會使近視度數增加?
  有些人在看不清的時候,會習慣瞇著眼睛看,這的確會造成視力的進一步下降。不過,準確來說,這種習慣是使你的散光增加。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瞇著眼時眼睛的狀態,上下眼皮跟眼球接觸,眼睛露出部分變窄,角膜受壓迫,散光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增加的。散光的症狀一般是看東西有重影,上下分不清,影響方向性,視覺質量下降。

 
 

  3、高度近視會遺傳?
  醫學上我們將600度以上的近視都稱為高度近視。臨床實踐證明,父母雙親都是近視的情況下,孩子患高度近視的概率更大,但這並不表示有近視的人,生出的孩子一定會近視。我們不能排除一些孩子的近視是受父母習慣影響的,比如父母愛讀書,孩子可能會喜歡讀書,近視的可能就會增大。但是從醫學上講,比起那些雙親的眼睛都正常的孩子,高度近視者的孩子,從生理上遺傳高度近視的危險因素的確是增加的。

  4、戴眼鏡最好戴低於正常矯正度數的?
  這需要根據年齡、屈光狀態、是否存在其他的視覺問題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針對成年人且沒有其他眼疾者,要根據其用眼需要來看。在統計學的流行病學有種生活視力的概念,認為只要視力不低於0.5,正常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些人的確習慣了很清晰才能正常生活,例如需達到1.0以上的視力才覺得清晰,這些人如果戴低於矯正度數的眼鏡,看東西會採取瞇眼等動作,就可能導致視疲勞;而有些人過慣了模模糊糊的日子,覺得並不影響生活,那麼,戴低於矯正視力的眼鏡也沒有問題。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貨機機師染疫造成的社區破口擴大!繼澳洲驗出陽性機師的同住十多歲兒子(案1090)確診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該案又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案1111正是澳洲驗出陽性機師的太太,為印尼籍40多歲女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止不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針對華航公司機師的全面擴大採檢,又檢出另外有3名前艙機組員,2男1女的血清抗體為陽性,這也讓這一波染疫的華航機師人數在短短8天內上升到12人之多。 指揮中心是在華航印尼籍貨機機師在澳洲被檢出COVID-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染疫環連爆,意外再掀起中央與地方的防疫論戰,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因為中央不公布未來到貨疫苗資訊、加上未被告知機師有台北清真寺活動史,在臉書開嗆「蒙著頭作戰,能贏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下午被問到時,先是低頭長嘆一聲,再強調防疫一定得是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銀髮族想要健康活到老,千萬不能只是注意身體有沒有病而已,更得留意身體功能夠不夠勁!國健署今(27)日宣布要送全國長者大禮,5月起將提供有慢性疾病的65到74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55歲)以及75歲以上民眾免費一次的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服務,能及早衡量身體與心理功能,預防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