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香料定義不明確 食品標示易誤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政府法規管制常引起外商關切,但各國國情法律畢竟有所差異,同一產品出口到不同國家,自然會依各國規範而有不同的標示方法。為此,董氏基金會呼籲政府,應明確訂定香料的定義,避免廠商標示不清、造成民眾誤解。

以國際知名品牌可口可樂為例,經查在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法國、巴西等十餘國,產品成分都有標示「咖啡因」;但到了台灣,產品卻只以「香料(含咖啡因)」標示,除了易使消費者誤解,也可能讓兒童、青少年和孕婦等特殊族群有過量攝取的風險。

雖然香料成分複雜,許多廠商視為配方機密,衛生福利部也在去年年底公告「市售包裝食品,若含香料成分得以『香料』標示之,如該成分屬天然香料者,得以『天然香料』標示之。」

因應目前法律,可樂中的咖啡不屬於香料,應另外標示在食品成分中。董氏基金會因此呼籲主管機關,應明確訂定香料的定義,如乳化劑、定香劑、調味劑等應視為食品添加物,依法不得概括歸納只標示為「香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2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現年40歲的林小姐是個忙碌的上班族,平時需要與客戶交際應酬,尤其越接近年底,工作量越龐大,在繁重的壓力之下,身體開始出現不適。約莫在2個月前因左耳聽不太到聲音而就診,經診斷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起初以類固醇治療仍不見好轉,後來經友人的介紹下,接受山元式新頭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每10人就有9人近視,近視人口比例高居世界第一,近視大於500度即為高度近視,而台灣高度近視人口超過10%,為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睛併發症的高風險族群。台灣資深眼鏡公司以問卷調查「全民視力保健習慣」顯示,超過6成民眾長期處於視線模糊甚至習以為常,診間更有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眼前老是出現打不到、揮不去的小黑蚊嗎?當心可能「飛蚊症」上身!近年隨著科技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國人平均用眼時間也較以往來得更長,不僅飛蚊症的患病人數增加,患病年紀更有年輕化的趨勢。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在一般的認知中,飛蚊症多半是因用眼過度、自然老化所形成,但在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