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科機器人來了! 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骨科機器人來了! 置換人工關節更easy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灣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與世界同步,大約2年前也引進機器人手臂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技術。機器人手臂等於骨科醫師的第3隻眼及第3隻手,在其協助下,人工半膝關節手術的精準度提高、傷口變小、復原更快。病人大多在手術當天或隔天就可走路回家,甚至出院後直接去上班,節省術後復原時間,滿足更有品質的生活,代表骨科微創、精準、動態、三維及定量手術新紀元的到來。

在手術中就導航 精準執行傷口小

根據研究,機器人手臂手術的失敗率可降至傳統手術的1/10,精準度則提高3-4倍。中國附醫骨科部主任許弘昌表示,機器人手臂手術在術前需做患側的三維電腦斷層掃描(從髖關節一直掃描到踝關節),然後轉輸入機器人手臂,以供術前計畫及術中執行所需。醫師在手術進行中可與機器人手臂的電腦做視覺及觸覺互動,隨時調整靜態或動態時的最理想位置,因而提高了手術精準度。

機器人手臂問世 開啟骨科手術新扉頁

許弘昌主任指出,機器人手臂手術亦優於電腦導航手術,電腦導航手術只能引導你該如何做,但在「執行」上是無法控制的,所以還是有可能產生「例外」的狀況。機器人手臂就不同了,因執行上有視覺及觸覺幫忙,可確保執行面更精準,這就好比汽車導航可以引導你從甲地到乙地,但它無法幫你安全精準地開車(執行面)。

根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380台機器人手臂機器分佈在15個國家,已經有超過10萬人接受過此種手術,此技術已經能施行全髖及全膝置換。

這不是夢! 術後沒有動刀感覺 

許弘昌表示,經由機器人手臂置換膝關節破壞少,疤痕組織也較少,較能保持病人原本的膝關節,病人往往不覺得有動過手術,日常活動或運動上幾乎恢復如初,不像傳統全膝關節置換術一樣,需要重新「學習」與「適應」,甚至「改變」原本的運動學,故普遍獲得病人較高滿意度。

研究也顯示,精準技術置換內側人工半膝關節,也會改善病人臏骨股骨關節的穩合度,減少繼續惡化的程度;精準置換外側人工半膝關節,亦可改善其內側股骨脛骨的穩合度及關節腔間隙。此外,精準地置放人工半膝關節,能夠減緩因為一個部位而引發其他骨關節也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現象,避免疾病陷入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6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不必興師動眾,只需要每天簡單的堅持一些鍛鍊就能實現。分享十個簡單的動作供大家參考。 (圖片擷取自wikihow) 1、兩手對搓一分鐘:手掌快速對搓300次,刺激手掌的經絡穴位可通六經、強化內臟、調和陰陽之氣。 可治療肩痛、眼睛疲勞。 2、手指摩頭一分鐘:手指由前額深摩頭頂至腦後,以每秒2-4次的...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utube) 惱人的鼻頭粉刺,不僅會造成皮膚沉澱、影響美觀,還會讓臉部泛油,非常不舒服,所有人都希望能將粉刺「斬草除根」。不少人為了示範教學,便開始會將擠粉刺的過程放到網路上,不知不覺,「擠粉刺」竟也成為一種另類的舒壓方式,許多網友表示,看完這些粉刺擠完的...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answers) 錯誤① 流鼻血仰頭 小時候一流鼻血,家長就讓趕緊讓仰頭,這個經歷你有木有?其實,這種方法是錯的!   這樣容易使血液倒流到喉部,讓孩子感到噁心嘔吐、甚至嗆到,還有產生窒息的危險。   正確姿勢:用手捏住鼻翼   流鼻血時,記住頭部應該保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從懷孕的那一天起,孕媽咪就要注意飲食,才能產下健康寶寶,至於特別需要哪些營養素呢?營養師建議,懷孕過程中最需要補充的營養除了鈣與鐵之外,碘、DHA與葉酸也很重要,因為碘與DHA和寶寶的智力有關,葉酸則有助寶寶神經系統發育。 鈣+維他命D好吸收 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林素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