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7個油品保存小撇步,防止油脂氧化致癌須知

油是開門七件事之一,對健康很重要。因為重視健康,我們通常會注意油品的挑選,但許多人卻忽略了保存,反而危害了健康。這裡要教你7個油品保存小撇步,可以延長賞味期,趕快學起來喔!
7個油品保存小撇步,防止油脂氧化致癌須知
《如何延長油的賞味期》

1. 及時清除油內的沈澱物和雜質,以減少游離脂肪酸。


2. 維生素E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可使用一粒維生素E膠丸,刺破後加入500毫升食用油中,攪勻,有助於防止食油變質。


3. 在油中放入萬分之三的丁香或萬分之二的生薑,可防止油脂產生臭味。


4. 用過的油不要倒入新油中。

5. 花生油特殊保存方式:將花生油或大豆油入鍋加熱,放入少許花椒、茴香,待油冷之後,倒進搪瓷或瓷製容器中存放,油就可以久存不變質。

6. 豬油特殊保存方式:豬油熬好後,趁未凝結之前,加進一點白糖或食鹽,攪拌後密封,可久存不變質。


7. 小磨香油特殊保存方式:小磨香油在貯存過程中容易酸敗、失香。把香油裝進小口玻璃瓶內,每500克油加精鹽1克,將瓶口塞緊,不斷地搖動,使食鹽溶化,放在暗處3天左右,再把沉澱後的香油倒入洗淨的棕色玻璃瓶中,擰緊瓶蓋,置於避光處保存,隨吃隨取。要注意的是,裝油的瓶子切勿使用橡皮等有異味的瓶塞。





《氧化的油不能再食用》


食用油氧化之後會產生許多不好的物質,千萬不能再食用。


1. 產生有害過氧化物,使接觸的菜餚營養價值降低。


2. 消化率降低。


3. 產生油嚆味:因為產生多種醛、酸、酮等物質而產生油嚆味,直接影響口味而且有害健康。


4. 油色變深,黏稠度增加。


5. 起泡性增加,發煙點降低,更容易在油炸中裂解變質,產生致癌物。


6. 破壞維生素A和C。





7個油品保存小撇步,防止油脂氧化致癌須知
《閱讀推薦》


脂肪是人體五大營養素之一,是皮膚、血管、腦部和所有器官組成和運作最重要的營養成分,人體是否健康,50%以上因油而起。然而層出不窮的油安事件,在在提醒著人們應該更謹慎地選油及用油;這本書將告訴大家,如何選好油、吃好油,而非不吃油!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擴大蔓延之際,台大醫院日前也爆發院內確診,卻傳出有少數住院醫師藉機放長假,讓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24)日發出「院長致住院醫師的信」,批評這些行為不僅無情而且傲慢,讓師長們痛心。吳明賢隨後面對媒體強調,自己是要提醒年輕的住院醫師,不要太早有功利主義。 吳明賢是...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確診新增339例其中本土334例、境外5例、256例校正回歸,除此之外,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確診案例中,以新北市177例最多(以板橋區43例為多),其次為臺北市99例(以萬華區38例為多),桃園市19例、彰化縣12例、基隆市及臺中市各7例、高雄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一紙「入境一律快篩」公告,金門縣長摃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兩人昨晚電話溝通無效,讓指揮中心在半夜大動作撤銷金門縣政府的公告。陳時中今(24)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揭露2人電話商談內容,強調他已明確告知金門縣長楊鎮浯金門的快篩令於法不合、要撤銷;他盼金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再新增334例本土病例,分布仍以新北市、台北市為多,擔心暴增的病例數壓垮雙北的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連頒布新制,除了鬆綁遭匡列隔離的醫護人員返回工作規定,還下令各大醫院挪出10到20張專責加護病房、建立集中檢疫所的後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