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宛筠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30)日無本土與死亡個案,有5例境外移入,有3例是突破性感染。其中3位菲律賓籍為同船船員,已匡列接觸者共7人。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捷克(案16708)、澳大利亞(3案,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70歲的黃先生是名洗腎患者,最近意識十分昏沉、後來更是常常叫不醒,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問診後發現,原來他最近因為帶狀皰疹去診所拿藥服用,懷疑可能是因為藥物引起的神經學變化,後經會診腎臟內科醫師安排住院,接受血液透析後將過量的藥物移除,意識也逐漸恢復。 長安醫院腎臟內科主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傳統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視力的好壞是和肝有直接關係;另外,「肝受血而能視」,也指出視力和肝血的調節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肝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肝臟如果健康,人的精神就飽滿,便會愉快,肝臟如果損傷,則藏血功能不足,就會有眩暈、容易疲勞、無精打采、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疫情逐漸趨向和緩,很多人在經歷數個月居家辦公後驚覺體重直線上升,尤其蝴蝶袖、腰腹、馬鞍及大腿內側的脂肪層更是肉眼可見的變寬變厚,即使靠運動健身和168間歇性斷食調整,都還是很難達到局部瘦身的目的,醫美集團李兆翔醫師建議,若想移除掉惱人的贅肉,使用二代威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副神經節瘤在臨床上較為少見,每百萬人口僅出現2至8例,屬於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臺中慈濟醫院余政展外科部主任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從特化的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同時具有神經與內分泌的特徵,因此會使病患隨時都在分泌壓力賀爾蒙,導致無法控制的高血壓、陣發性頭痛、出汗和心搏過速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都會頻繁的使用膝蓋,如果使用不當又不保養就容易造成磨損,嚴重時甚至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然而膝關節還是自己的最好用,因此民國107年9月衛生福利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公布5位境外移入個案。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宣布,明(18)日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開放AZ混打BNT或莫德納的意願登記,民眾可選擇你的第2劑,要接種AZ、BNT或莫德納;同時官網在今(17)日下午5點起,暫停意願修改與...

閱讀詳情 »

編譯 梁少珊現代女性工作忙碌,有時候又要兼顧家庭與小孩,導致自己作息亂糟糟、飲食習慣不健康,私密處產生分泌物或者出現異味的情況。健康新聞網站《Medical News Today》專文建議女性,如果私密處搔癢或出現異味、分泌物,應該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協助。另外,如果女性愛吃甜食,或者穿緊身褲,私密處...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