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全球各大城市與知名地標皆紛紛點亮紫色燈光為早產兒加油打氣!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今(17)日與全球點燈行動同步,攜手全台14處知名地標一起點亮代表早產兒的紫色燈光,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懷早產家庭。今年適逢早產兒基金會成立30周年,除了參與公益...
閱讀詳情 »2021年11月19日
壯年拚事業就高血壓? 高血壓導管手術一次性有效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隨著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高油、高鹽飲食讓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等,都出現提早發生的現象。其中「高血壓」症狀輕微時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年輕患者可能因工作因素,較不易維持規律作息或按時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當,卻不知高血壓嚴重起來恐導致腦中風、主動脈...
閱讀詳情 »性生活單純仍染愛滋? 醫:只要有性行為都該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女性愛滋病患,社會上仍遭受極大困境。一名婦女結婚多年後確診愛滋病,明明是丈夫在外「亂來」把病毒傳染給她,但婆婆卻不諒解,認為一切全是她的錯,沒有做好身為妻子的本分。最後丈夫往生,婆婆依然懷恨在心並將該名婦女趕出家門。「愛滋」讓女性貼上「性生活混亂」、「不貞潔」、「不檢點...
閱讀詳情 »不怕苦!清晨5點自主訓練 治平高中徐苡絜瞄準亞青賽
治平高中徐苡絜找到自信,在今年全國中等學校田徑錦標賽及全國運動會1500公尺、5000公尺,摘下3金1銅牌佳績,目標指向亞青賽為國爭光。(李明朝報導) 治平高中體育班田徑隊徐苡絜同學,自律甚嚴,清晨5點就先在家中訓練,接著到校接受晨訓及晚訓等課程,提升肌耐力、可望參加亞青賽。 談到喜歡田徑的原因,...
閱讀詳情 »年輕人也可能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青年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歲吳姓男子因左側手腳無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右半大腦中風並有心房顫動病史,所幸即時到院處置,術後立即恢復手腳力氣,生活也回復正常,繼續站穩腳步衝刺事業。腦中風高風險群 心房顫動患者需注意收治上述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黃勇評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
閱讀詳情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避開生活4大雷區找蕁新人生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其中慢性蕁麻疹被多數民眾認為是食物引起,因此在飲食上特別忌口。當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時,經常被告誡應避免哪些食物,從24種不能吃的清單,增加到36種、再到下一間醫院,甚至被高知有高達48種不能吃,無法真正解決困境,...
閱讀詳情 »急性排斥反應「糞」力相救! 腸道微菌移植救血癌病友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39歲急性白血病(AML,俗稱血癌)患者王小姐,在接受骨髓移植後3個月,出現嚴重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GVHD),終日腹瀉不止甚至出現血便,生命垂危。台北榮總血液科與胃腸科跨團隊合作,以腸道微菌叢移植術(FMT),將正常人的腸道細菌種入病人腸道,成功治癒腸道感染,完全...
閱讀詳情 »鼻血流不停,原來是「類血友病」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性一進入醫院急診室,馬上引起醫護人員注意,他雙手捧著大型垃圾桶,承接從鼻孔不斷湧出的鮮血,醫護人員擔心他失血過多,立刻展開緊急處置,好不容易危機解除,沒想到幾天後同樣場景再度出現,讓這位年輕男性與急診室醫護人員都深感無奈。上述年輕男性常因血流不止,一...
閱讀詳情 »害怕癌症治療副作用大? 北醫研發「藥癌順」用藥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往往對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影響常規治療。為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世基生醫攜手研發「藥癌順」癌症用藥安全基因套組,未來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針對13種癌別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與預測。癌症治療副作用 常影...
閱讀詳情 »簡單生活七件事 二 糖尿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 醫籲控糖好處多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前神經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主治醫師巫錫霖表示,糖尿病患者中風機率高,中風預後也比較差,呼籲要積極治療控糖。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腦中風中心主任陳柏霖提醒,糖友應按時服藥、監測血糖,配合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降低中風的機率...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