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性生活單純仍染愛滋? 醫:只要有性行為都該篩檢

性生活單純仍染愛滋? 醫:只要有性行為都該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女性愛滋病患,社會上仍遭受極大困境。一名婦女結婚多年後確診愛滋病,明明是丈夫在外「亂來」把病毒傳染給她,但婆婆卻不諒解,認為一切全是她的錯,沒有做好身為妻子的本分。最後丈夫往生,婆婆依然懷恨在心並將該名婦女趕出家門。「愛滋」讓女性貼上「性生活混亂」、「不貞潔」、「不檢點」等負面標籤,甚至被懷疑為性工作者,承受龐大的社會偏見與誤解,有些甚至不敢生育,升起「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人母」、「失去女性價值」的想法感到自卑、遺憾。

自認為性生活單純不可能染病?這是錯誤觀念

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愛滋過去多著重於特定族群的衛教宣導,間接影響大眾對愛滋感染的印象,使得許多人在日常中忽略自身「性」健康,暴露於高感染風險情況下,其實仍有不少女性愛滋病感染者,認為自己性伴侶單一、單純,卻還是染病。調查發現,近8成女性個案於感染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同時,有超過12%的人因愛滋發病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求診後才被告知確診感染。

「愛滋病毒不挑人」,病毒主要透過血液、體液傳染,因此只要有高風險行為都應注意,疾病管制署提供免費匿名愛滋篩檢,凡只要有性行為的民眾,建議至少進行一次篩檢;有無套性行為的民眾,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檢;有感染風險的民眾,建議每3-6個月進行一次篩檢

穩定服藥控制 愛滋患者一樣可以孕育生命

鄭健禹指出,女性因社會觀念與生理構造背負著生育後代的責任,感染愛滋後往往認為「因愛滋被剝奪了生育權利失去女性價值」或是「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人母」感到自卑、遺憾。根據調查4成女性感染者因此不願懷孕生育。同時,半數以上的人擔心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半,在追求性福的路上深感焦慮與罪惡感。

隨著愛滋病篩檢及治療方式日新月異,以及近年國際大力倡導的「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國際大型研究證實,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即使有無套性行為也不具傳染力,感染者也可以懷孕生子,與你我一樣享受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及美滿的家庭生活。

鄭健禹以臨床經驗分享,一位穩定維持U=U的女性感染者於回診時分享:「鄭醫師我懷孕了!期待了很久真的來了,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懷孕生子,到現在真的懷孕。」現在她有一個可愛的寶寶,透過穩定服藥控制、定期回診追蹤,仍可以陪伴孩子一同健康長大。

三位愛滋女患者以『滴水希望』藝術作品 盼撕去刻板印象

今年衛福部桃園醫院、哥倫比亞籍藝術家畢七月(J Triangular)、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共同攜手,邀請三位女性感染者透過攝影培力課程,學習使用視覺影像、歌舞表演紀錄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課程集結而成的錄像作品,命名為《滴水希望》,帶出女性感染者間的相互支持、培力及對生命仍保有希望與期待。

藝術家畢七月分享,三位女性用生活瑣事記錄下身為人的平凡、用水的意象作為生命泉源與洗淨的隱喻、用鏡子反射人心與映照過往經歷,面對愛滋猶如「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女性感染者需要更多支持與傾訴管道。共同創作影像將於12月1日國際「一天無藝術」(Day With(out)Art)活動中首度放映,期待喚起各界對愛滋照護、歧視困境的重視。

【延伸閱讀】

世界愛滋病日 台灣領先亞太在新冠肺炎下仍獲「HIV防疫」佳績

美國最新治療指南:抗愛滋病毒藥物注意體重 醫:變重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癌友在抗癌期間,有重重關卡要面對,並且都是性命交關。其中的大關卡即癌友最難忍受化放療帶來的巨大副作用,像是常見噁心、嘔吐、口腔黏膜受傷、味覺改變、食不下嚥,進而影響食慾,在無法獲得營養照護的支持下,往往因為體力太虛弱無法繼續治療,因而失去寶貴的性命,實在非常可惜! 1名正值壯年45歲的小楊,平日以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76歲的陳女士,每天都快樂的做環保志工,雖然喉嚨癢癢的感覺持續一年,卻從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發生車禍送醫,才意外發現有肺癌,且已到第四期。由於這場車禍讓她幸運的發現肺癌,以致也不追究,反而心中充滿感謝!被確診為第四期肺癌 她仍快樂做志工陳女士於大林慈濟醫院所舉辦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重視身體保養,以往大家都在比「你吃過哪家減肥藥、哪家減肥藥最有效」、「我已經拉肚子三天了,跟脫水沒兩樣,有掉1公斤耶!」,已改變朝向以「健康瘦」方式進行。據調查統計,減肥藥物似乎以逐漸被健康產品所取代,這些主打不易形成體脂肪及增加代謝的健康產品,可說占據各大銷售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今年10月起,健保署將取消31項「葡萄糖胺」指示藥品之健保給付,預估每年可省下1.2億元健保支出。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政府目前在推分級醫療制度,最基本的初級醫療在民眾本身,民眾當身體出現小症狀時,可就近到居家附近的社區藥局諮詢藥師,善用藥師的專業知識,請藥師協助做自我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