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壯年拚事業就高血壓?  高血壓導管手術一次性有效治療

壯年拚事業就高血壓? 高血壓導管手術一次性有效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隨著飲食習慣逐漸西化,高油、高鹽飲食讓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等,都出現提早發生的現象。其中「高血壓」症狀輕微時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年輕患者可能因工作因素,較不易維持規律作息或按時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當,卻不知高血壓嚴重起來恐導致腦中風、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症,猝死機率相當高。

連鎖餐飲業忙起來暈頭轉向常忘服藥 高血壓竟引發腦出血

患者林先生30歲出頭就診出有遺傳性高血壓,十幾年來都靠藥物控制病情,到後期一天甚至需服8顆高血壓藥物,才能將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

林先生因為在餐飲業工作,需從一大早忙碌到半夜,常因此忘記服藥,即使出現頭脹、心悸等症狀也沒時間處理,直到有一天出現嘴歪、流口水和左半身無力現象緊急送醫,幸運救回一命後,才知道是長期輕忽高血壓進而併發腦出血。

穩定血壓、降低服藥量 患者靠RDN兼顧工作與健康

經過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柏霖建議,林先生選擇施作高血壓導管手術 (The Renal Denervation system, RDN)。RDN藉由在患者鼠蹊部打入導管,利用熱原理電燒腎臟動脈外圍神經,進而抑制能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的交感神經,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患者林先生分享,過去量測血壓值常高達180 mm/Hg,甚至200 mm/Hg以上,不只身體不適,心理壓力也很大。RDN手術治療後不只血壓值降到120 mm/Hg,一天也僅需服用兩顆高血壓藥物,對於工作與生活都有大大的改善,直呼對於RDN手術真是「相見恨晚」。

高血壓難控制? RDN一次性有效協助

林柏霖醫師指出,高血壓治療上常遇到的困難就是「服藥順從性」,以美國研究數據為例,高血壓藥物順成性僅五成,其中也有一些患者,即使服用足量藥物,也無法達到降血壓的功效,此情形即被稱為「頑固型高血壓」。

針對頑固型高血壓治療,林柏霖醫師表示會根據患者本身有無惡性腫瘤、腎動脈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等問題,來評估是否適合施作RDN手術。過去國際多種大型研究顯示,RDN手術平均可協助患者降低10-20 mm/Hg門診血壓值,24小時平均血壓值也能降低10 mm/Hg左右,效果非常明顯。

過去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加溫搞得人心惶惶,林柏霖醫師也提醒患者,切勿因不想出門、不想出入醫院就擅自斷藥,慢性病若無良好控制,可能使體內持續產生發炎反應,提高患者疾病風險性。

遵循「722請量量」口訣 還有「SABDCE」!

林柏霖醫師呼籲,高血壓患者日常照護需儘量遵循「SABCDE」。

S-減少鹽分攝取(Salt)

A-減少酒精攝取(Alcohol)

B-注意體重控制(Body weight)

C-戒菸(Cigarette)

D-調整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法(Diet)

E-保持良好運動習慣(Exercise)

另外,台灣高血壓學會也提出「722請量量」口訣,藉由一周「7」天持續量測,每日早、晚量測「2」次,每次量測「2」遍(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以利有效追蹤血壓情形。


【延伸閱讀】

疫情焦慮血壓飆高 高血壓導管治療助降壓

22歲就高血壓 父母憂年紀輕輕就吃藥 靠導管電燒達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曾經在球局中突然暈倒過嗎?急診科的中島侑子醫師表示,許多運動愛好者,甚至不太激烈的高爾夫的球友,也可能沒有做足暖身使得血壓急遽變化,造成在球場中突然暈倒、心肺停止等突發疾病。醫師建議民眾,平日應留意球場中的心臟去顫器,以因應緊急事故發生,也多多注意身體健康。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4歲的小謝,某日晚上突然胸口悶痛而且狂冒冷汗,因症狀太不尋常了,到急診就醫才發現竟是心肌梗塞,好在醫師緊急施作心導管支架手術救回一命。經醫師進一步詢問才知道,看起來瘦瘦的小謝一天要抽2-3包菸,而且健檢膽固醇過高、作息不正常愛熬夜、又愛吃炸物等,這麼多危險因子加起來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103至107年每年平均約411件醫療訴訟,醫病關係仍屬緊張狀態,除了耗損司法資源,更助長醫師採取防禦性醫療自保,浪費醫療資源,甚至過去曾出現「五大皆空」,特定專科大鬧人才荒,影響醫療體系,都是社會一大損失。《健康醫療網》專訪李兆環律師,介紹「訴訟外紛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