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排斥反應「糞」力相救! 腸道微菌移植救血癌病友

急性排斥反應「糞」力相救! 腸道微菌移植救血癌病友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39歲急性白血病(AML,俗稱血癌)患者王小姐,在接受骨髓移植後3個月,出現嚴重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GVHD),終日腹瀉不止甚至出現血便,生命垂危。台北榮總血液科與胃腸科跨團隊合作,以腸道微菌叢移植術(FMT),將正常人的腸道細菌種入病人腸道,成功治癒腸道感染,完全控制急性反排斥反應,移植至今1年多病況穩定,血癌亦無復發跡象。


血癌細胞基因突變 39歲病患移植後預後不佳


台北榮總血液科主任高志平表示,維持腸道內正常細菌種類,可對抗致病的細菌,例如困難梭狀桿菌,同時改善病人的免疫力。以腸道正常細菌(微菌叢)移植術治療骨髓移植後的急性反排斥併發症,國外研究顯示有成效,王小姐更是國人少見的成功案例,值得進一步研究運用。


王小姐家住中部,罹癌後首次化療初步穩定後轉至台北榮總就醫。在接受加強化學治療後等待骨髓移植時,血癌再度復發,醫師發現復發的血癌細胞帶有1種稱為FLT3-ITD的基因突變,預後不佳,讓王小姐幾乎想要放棄,但在孩子與先生不斷鼓勵下,決定勇敢接受治療。


在台北榮總血液科團隊細心治療,及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協助,王小姐終於在非完全吻合配對的情況下,成功完成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殖)。但由於血癌細胞帶有FLT3-ITD基因突變,預後不佳,特別是已經復發過的病患,即使在骨髓移植後仍然會有很高的復發風險,移植團隊希望儘快減少預防排斥藥物藥量,讓王小姐儘早恢復身體免疫力,對抗血癌細胞,避免復發。


移植後排斥反應大爆發 腸道微菌叢移植術救回患者1命


移植後近3個月,王小姐仍不幸發生極為嚴重的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 (GVHD),終日腹瀉不止,甚至出現血便,屬於最嚴重的第4級,死亡風險極高,使用類固醇及各種免疫抑制藥物效果不佳,並因免疫力低下合併有敗血症及困難梭狀桿菌腸道感染,病況危急。


高志平與胃腸科微菌叢實驗小組討論後,決定採經下消化道內視鏡進行腸道微菌叢移植術(FMT),也就是將正常人的腸道細菌種入王小姐腸道,治療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並希望一石兩鳥,同時改善嚴重腸胃型急性反排斥反應。


初步治療後,王小姐曾短暫出現腹脹現象,但一兩周後,病人的腹瀉與腸道出血症狀,明顯改善,再給予第2次的細菌種植,胃腸道症狀完全緩解,不僅困難梭狀桿菌的腸道感染成功治癒,急性反排斥也得到完全控制,移植後1年多病況穩定,無復發跡象,擴大腸道微菌叢移植治療領域,高志平表示,此次成功案例可作為醫界治療參考。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蒜頭變綠色還可以吃嗎? 營養師:正常現象可安心食用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讓你吃驚的小常識1.食了辣的東西,感覺就要被辣死了,就往嘴裏放上少許鹽,含一下,嘔掉,漱下口,就不辣了;2.牙齒黃,可以把花生嚼碎後含在嘴裏,并刷牙三分鐘,很有效;3.若有小面積皮膚損傷或者燒傷、燙傷,抹上少許牙膏,可立即止血止痛;4.經常裝茶的杯子裏面留下難看的茶漬,用牙膏洗之,非常乾淨;5.仰...

閱讀詳情 »

一項由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發布的調查顯示,有20種錯誤的生活習慣對健康影響甚鉅,其中有不少是國人習以為常的日常行為,經年累月下來,健康也一點一滴流失。這20種錯誤的生活習慣包括:喜歡吃燙食、飯前吃過多糖(5g約一顆巧克力)、不吃早餐、咖啡或茶過量(每天咖啡因攝取超過300毫克)、水分攝取不足(低於15...

閱讀詳情 »

台中市長胡志強和夫人邵曉鈴車禍意外,看得各界怵目驚心又心疼。多位汽車專業人士指出,類似車禍發生的瞬間,唯一能保護車主和乘客的就靠「安全帶」和車子本身提供的主動、被動式安全防護。至於超車習慣,左駕車應由左方超車,台灣人便宜行事,左、右亂超車更是常常造成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安全帶別貼近脖子多年獲得亞洲...

閱讀詳情 »

騎鐵馬常見之傷害與預防   近來油價高脹,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碳,自行車因而風行全國,到處可見騎腳踏車的人潮,自行車商店ㄧ家接著ㄧ家開,熱門的自行車更是賣到缺貨。騎自行車是一種很棒的運動方式,但是也潛藏著受傷的風險,隨著騎自行車的人口愈來愈多,受傷的人數也逐年增加。 容易發生自行車傷害的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