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EST專欄] 運動不一定會健康?

運動,雖然是促進健康的重要方法,但是仍然看到有知名長跑選手死於心臟病變或是其他疾病。研究發現,每天跑8到10公里路的跑者,擁有強壯的肌肉、標準的體格、低體脂率,但是在中年以後經常有流行性感冒、關節痛、全身酸痛及高血壓等毛病纏身,原因就在於激烈運動在體內產生太多的「自由基」。

在激烈運動過程中身體組織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必須攝取大量的氧氣,參與體內氧化反應產生能量供應肌肉所需,但是約有6%的氧分子成為氧自由基,而氧自由基是體內自由基連鎖生成反應的主角,破壞細胞結構造成生理功能與新陳代謝的障礙。人體為了對抗自由基的破壞,利用體內的抗氧化劑,如S.O.D. GSH及其他的酵素,配合各種礦物質如錳、銅、鋅、硒或維生素C、E和麩胱甘肽等共同作用,代謝自由基。

 

抗氧化食物

由於運動員經常從事激烈運動,且經常暴露在太陽下,所以體內自由基含量會比一般民眾高,所以更應注意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作息規律且飲食均衡,多攝取含抗氧化成分高的食品和充分的礦物質,加上適量的補充抗氧化劑,避免因為激烈運動訓練造成的身體損傷。另外,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身體狀態監控」,應該養成觀察紀錄身體狀態的習慣,注意是否經常感冒、持續性疲倦等過度訓練的徵兆,避免運動傷害、提升運動表現。

[EST專欄] 運動不一定會健康?

在日常食物中許多具有抗氧化成分,例如維生素C、E、ß-胡蘿蔔素、類黃酮和花青素等,茲簡單敘述如下:

  • 維生素C主要存在蔬果中,容易被高溫破壞,且溶於水,所以料理食應避免進泡過久及高溫烹調。
  • 維生素E常見於動物內臟及深綠色蔬菜及堅果類等食物,但因通常為膽固醇比例較高食品,要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 ß-胡蘿蔔素則是在深綠色或橙黃色食物皆可發現,其在體內會轉變成維生素A,大量進食ß-胡蘿蔔素的食物,黃色色素會沉澱於皮膚組織而使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但不會影響健康,只要減量攝取一段時間即可逐漸恢復。
  • 類黃酮在體內與維生素E共同清除自由基,日常飲食中攝取豆類食物及豆製品,可以獲取天然類黃酮。
  • 花青素是植物產生紅、藍、紫色的天然色素成分,所以,櫻桃、番茄、紅葡萄、草莓和藍莓等都是天然花青素來源。

從事耐力運動訓練的選手,因為身體產生大量自由基,氧化壓力大,對於抗氧化物質的需求也遠高於衛生署每日建議攝取量,當從食物無法補充足夠抗氧化物質時,就需額外補充抗氧化劑。補充抗氧化物質有利於人體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或加速其清除,以對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延緩運動性疲勞發生和加快身體恢復。年齡大的選手比年輕者服用抗氧化劑效果更好。其中維生素C會隨汗水流失,所以要經常補充維生素C,減少疲勞累積、避免貧血,維持運動表現。

循序漸進且規律性運動,並適時經常性補充抗氧化物質,避免激烈運動產生的自由基傷害身體機能,運動就能提升身體健康、增進運動表現。

參考資料:《運動營養學》華格那出版,2007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view_article.aspx?id=bda0f8e8-4645-469d-b6ae-448170f4dcd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熱,泌尿道感染病人也多了起來,其中又以婦女急性膀胱炎所佔比例最多!病人通常感到解尿疼痛、急尿、頻尿、下腹部疼痛、嚴重一點的甚至出現厲害血尿;若未適當治療,病菌可能上行導致腎臟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急性膀胱炎 會陰部衛生、排尿習慣都會增加發炎機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成中壯年三高中有一項異常!依據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5成的40-64歲的中年人口,三高中有一項異常且腰圍過粗(男≧90公分,女≧80公分),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三高皆偏高且腰圍過粗,且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2成。國民健康署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潛在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父親節快到了,吃補充品可以有助於降低中老年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嗎?根據哈佛衛教網,大多數關於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的研究結果都令人失望,有些還似乎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代表補充品吃錯反而更危險,建議選擇天然健康食物而非補品,維持良好的體重和規律的運動似乎可以降低更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