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搞定睡眠問題可降21%「不舉」風險! 台灣研究曝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好處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性擔心勃起功能障礙,先搞定睡眠問題!大林慈濟醫院今(6)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運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數據,針對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得到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團隊發現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可降低21%未來產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

這一項研究由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與腎臟科醫師陳宜鈞進行,研究結果已獲國際性男性醫學領域第二名的男性學期刊(Andrology)刊登。

黃俊豪表示,在臨床上,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有上呼吸道阻塞與肥胖問題,睡覺時容易缺氧,交感神經過度旺盛,血管也容易動脈硬化,全身慢性發炎等等現象,所以比較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聽力退化、耳鳴、眩暈、老年癡呆,甚至容易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癌症等,不僅如此,更有可能會影響性福。

研究團隊是分析1997年至2012年台灣健保資料庫中18歲以上、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年患者數據,根據3:1傾向評分匹配,找出8337名接受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和2779名未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未來產生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率與風險比率。

黃俊豪說,結果顯示,追蹤總共6萬4916人年之中,有3.6%患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其中,手術治療組和未手術治療組的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分別為每1000人有55.8人和76.1人。且進一步評估校正干擾因子之後,發現手術治療組,未來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為未手術治療組的79%,換言之,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可降低21%未來產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

另外,分析亦顯示,手術治療對於無高血壓(降低29%風險)、無糖尿病(降低25%風險)、無高脂血症(降低26%風險)、無高尿酸血症(降低23%風險)、無肥胖(降低21%風險)、無慢性腎病(降低31%風險)和無慢性肝病(降低27%風險)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效果更好,未來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降低更多。

黃俊豪建議,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民眾,應積極接受減重、藥物、手術或者正壓呼吸器等整合性治療,改善睡覺時血氧濃度,穩定交感神經,減緩血管動脈硬化與全身慢性發炎等等現象,如此才能降低未來勃起功能障礙風險。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國製碗盤竟不耐酸!恐塑膠配飯 CRATE & BARREL驚見6項違規

一舉預防胃食道逆流 飲食3大關鍵要注意「乾溼分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單日驚爆7例本土病例,最嚴重的是有6例感染源不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本土確定病例,除了1例為華航案1187接觸者(案1201),其餘6例感染源全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分布新北市、宜蘭縣,其中甚至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宜蘭同時爆發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下午緊急宣布防疫升級,從原本的一級以前一口氣提升至第二級,即日起至6月8日提升疫情警戒標準至「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階段,陳時中坦言「我們已經進入社區感染」,將觀察一個月、2個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爆不明感染源本土病例,其中新北市的案1203足跡幾乎可用趴趴走來形容,5月4日去過「晶華亭餐廳」,5月6日還去過「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以及「大風車婚宴會館」,短時間內就匡列接觸者多達115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203為本國籍60多歲男...

閱讀詳情 »

國內廣告導演李九春,2008年罹患中西醫都束手無策的乾癬,這是自體免疫的疾病,不會傳染,但皮膚的傷口常讓周周接觸的人感到害怕,經過10年的中西醫的長期治療都反覆發作,後透過自省反省其實所有的慢性病都是我們日常生活食衣住行所所慢慢形成的,於是經過兩年的逐步修正,現在已恢復了健康,以下是他個人戰勝病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