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中年危機」似乎像生老病死一樣,被描繪成人類必經的某種生命過程。你正處於面臨危機的年紀嗎?或者非該年紀的你,曾經從某個長輩身上看見、或曾觀賞過以此為主題的影視媒體或文學作品。究竟「中年危機」是否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據說人在一生會經歷所謂的「幸福 U 型谷」, 在 40 多歲會有最低的幸福感?女性的憂鬱風險又會比男性高?怎麼一回事,4 個重點帶你了解。

  

1. 中年危機是什麼?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source:Ryoji [email protected]

「中年」的定義通常為 45 - 65 歲,而「中年危機」一詞是由加拿大裔心理學家 Elliott Jaques 於 1965 年所創造,該現象被描述為一個人隨著年紀增長,會「發現」自己前半生充滿悔恨、目前的生活毫無價值,且後半生正步入無可避免的死亡當中,因而產生強烈的焦慮與憂鬱,渴望年輕或迫使自己對當下生活作出重大改變。男女都有各自的中年危機刻板印象,如男性會買一輛自己夢想中的紅色跑車或找一個比自己年輕許多的情人;女性則很少打扮,會在某天送孩子去上大學後莫名地因空虛無助而掉眼淚。

 

2.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source:Anna [email protected]

但事實是,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定義上的「中年危機」,一項 2004 年的研究調查顯示只有10-20% 的人體驗過中年危機。大部分專家也認為中年危機是一種由社會價值觀、媒體推波助瀾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迷思,好像「年齡到了」就該去經歷一下。儘管無科學證據能支持中年危機,但在 45 - 65 的年齡,我們的生命確實很容易發生一些重大改變,例如身體健康不如以往、事業停滯、失去婚姻、父母生病、孩子離家等,這些壓力與焦慮與失落,都會使人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我們也該注意別落入中年危機的二元對立性別刻板印象裡,地球上各種各樣的人會在不同年齡,面臨不同的危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3. 人類的幸福感是一座「U 型谷」?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source:Clémence [email protected]

雖說中年危機被認為屬於迷思,部分橫向研究卻發現所謂「幸福 U 型谷」的存在。2010 年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人類的幸福感會在青少年的晚期開始下降,在 40 多歲時來到低谷,然後在 50 多歲時重新開始上升,且這樣的「幸福 U 型谷」在高收入國家更為普遍;針對個人的縱向研究則顯示,中年人的幸福感較高且穩定,情緒體驗(emotional experience)會呈現上升趨勢。真的有那麼一座幸福的 U 型谷嗎?恐怕要自問正值這個歲數的你是否感到幸福、以前的你是否幸福、之後的你能不能仍然幸福,才是重要答案。

 

4. 女性有比男性更大的「危機風險」?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40+女性憂鬱風險比男性高?4重點解析,「幸福 U 型谷」表明中年擁有最低的幸福感?

source:Artem [email protected]

根據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網站的資料指出,107 年的憂鬱症患者中,45 至 64 歲有 16 萬 4427人,相當於每三位憂鬱症患者,就有一人是 45 至 64 歲,而女性又是男性的兩倍;在任何年齡和性別中,美國也是以 40 至 59 歲的女性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12.3%)。若「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女性被認為擁有比男性更大的危機,這與社會角色、更年期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有關。又若真的陷入危機,希望你能記住,所有人都在變老,變老代表我們的生命還未結束;你對自己「中年的看法」可能更多是來自於社會眼光對中年的僵化的看法,你完全不必這樣看自己。是人,都有自己的 U 型谷得走過一回,偶爾向下偶爾向上;有憂鬱症的傾向,也請積極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參考資料:healthline"Midlife Crisis or Midlife Myth? What to Know About Going ‘Over the Hill’"Written by Crystal Raypole、NCBI"Midlife in the 2020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by Frank J. Infurna, Denis Gerstorf, and Margie E. Lachman(Am Psychol. 2020 May-Jun)、財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台灣憂鬱症就醫現狀與問題〉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更年期飲食4大建議!補充「味噌」可改善潮熱症狀、40+女性要回春試試「芭樂」

延伸閱讀:40+減肥怎麼做?4重點脫離瓶頸,「重訓」比慢跑更有效,失眠問題也與肥胖有關!

延伸閱讀:邁向中年,要愈活愈自由!40 歲以後一定要懂的 7 種人生智慧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隨著5月大考將至,不少學子為拚得好成績,幾乎沒日沒夜地唸書準備赴試,讓許多家長擔憂孩子們應考體力上的準備。為了增加家中考生體力、記憶力,許多家長加緊為孩子添購保健食品,然而市面上的保健產品百百種,該怎麼選擇也成為父母們頭痛的問題。對此,醫師提出專業建議,建議家長在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單日確診已經突破2萬人,還在快速攀升中,醫療院所首當其衝,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台北榮總今(4)日宣布,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為讓民眾得到更安心及快速的醫療照護,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並針對不同染疫風險的民眾,增設兩處戶外採檢站,自即日起開放預約,5月5日(周...

閱讀詳情 »

55歲的林女士是一位上班族,因為對自我要求高,每天一開始工作起來就會全力投入,一個上午連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常常省了下來,中午小憩片刻,下午繼續埋首工作堆中,一整天下來,不僅喝水的量少,小便尿量也少,顏色都偏深黃,偶爾伴隨些微灼熱刺痛的感覺;但是一到放假日,沒有工作壓力,生活步調放慢,解尿不適的...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彭先生高齡82歲,過去健康狀況良好,平時不菸不酒,近1個月來出現疲倦、失眠、食慾下降,體重也減輕10公斤,超過原本體重的10%。彭先生至家醫科門診求診,醫師安排了各種檢查,包含了血液檢驗、胃鏡、大腸鏡,甚至連自費的全身核磁共振腫瘤檢查都做了,可是結果並無任何發現。在後續門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