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泌尿道感染「尿尿又熱又痛」!醫建議可多吃「2大營養素」照護

泌尿道感染「尿尿又熱又痛」!醫建議可多吃「2大營養素」照護

55歲的林女士是一位上班族,因為對自我要求高,每天一開始工作起來就會全力投入,一個上午連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常常省了下來,中午小憩片刻,下午繼續埋首工作堆中,一整天下來,不僅喝水的量少,小便尿量也少,顏色都偏深黃,偶爾伴隨些微灼熱刺痛的感覺;但是一到放假日,沒有工作壓力,生活步調放慢,解尿不適的感覺也會隨之緩解,因此也就不以為意。

泌尿道感染,尿尿好痛、尿量少
近1個月以來,工作變得更繁重,小便顏色深黃、解尿熱痛的情況也逐漸加重,甚至變得頻尿,但每次解尿量都不多,也出現輕微發燒的現象,在家人的陪伴下至泌尿科就診,經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療後,尿液檢查雖然顯示為無菌狀態,但小便時的灼熱痛感一直沒有改善,因此求診中醫調理身體。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千芸表示,泌尿道感染是極為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而女性的發病機率又比男性高出許多,因為女性的尿道比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上行,且尿道口和陰道及肛門的位置接近,性行為或是不當的衛生習慣也容易將細菌帶入尿道,而更年期的女性則因為女性荷爾蒙降低,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也容易導致病菌滋生。

中醫急性「熱淋」常見5症狀
中醫把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稱作「熱淋」,且常為急性發作。泌尿道感染常見5大症狀如下:

  • 尿急
  • 尿痛
  • 頻尿
  • 尿意不盡
  • 伴隨發熱

根據林女士的症狀與體質,醫師開立藥方「八正散」清熱利濕、「加味逍遙散」清熱疏肝解鬱,再酌加澤瀉、通草、金錢草、金銀花等利水通淋的藥物,搭配衛教調整生活習慣,經過幾週的調理後,症狀已明顯改善,且沒有再復發。

曾千芸提醒,女性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患病的機率較高,因此平時的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平日應多注意水分的攝取,少憋尿,生理期間要勤換棉墊,平時洗澡時多用淋浴,保持陰部清潔及乾燥。

此外,在飲食上也可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例如:甜椒、芭樂)、花青素(例如:蔓越莓)的蔬果,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切勿自行服用成藥,當身體擁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被細菌感染的機會,適時的搭配中醫調理,效果更加倍。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天拉十幾次,「紙片人」竟是罕見的闌尾腫瘤在作怪!一名60歲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只有37公斤,身材猶如「紙片人」,日前因為頭暈、嗜睡送急診,這才意外發現造成她這十多年來每天跑廁所十多次,長期腹瀉的元凶就是闌尾腫瘤。醫師表示,闌尾癌在大腸...

閱讀詳情 »

出遊跌倒受傷,又不想皮膚留下難看的疤痕,該怎麼處理比較好?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市售有各式各樣的傷口護理與除疤產品,只要瞭解各產品的特點與使用方式,就有助於幫助傷口癒合、減緩疤痕增生喔!  哎呀!跌倒受傷了,傷口怎麼處理比較好?廖偉呈藥師表示,受傷後,皮膚會先經歷發炎期與增生期,傷口才會慢慢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外交部長吳釗燮於今(11)日會晤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兩位部長在談話前共同會見國內外媒體,針對台美防疫合作及台灣參與國際衛生事務交換意見。阿札爾在新冠肺炎(COVID-19)國際疫情流行的關鍵時刻率領重要代表團來台,並傳遞美國政府對台灣在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對抗癌症之路漫長艱辛,除了擁有堅強信念,如何在這場人與癌症的戰爭中,提升作戰力?2020「癌症免疫營養關鍵直播論壇」邀請國內癌症醫學權威、營養師主講,協助大家釐清免疫營養迷思。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暨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的賴基銘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