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泌尿道感染「尿尿又熱又痛」!醫建議可多吃「2大營養素」照護

泌尿道感染「尿尿又熱又痛」!醫建議可多吃「2大營養素」照護

55歲的林女士是一位上班族,因為對自我要求高,每天一開始工作起來就會全力投入,一個上午連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常常省了下來,中午小憩片刻,下午繼續埋首工作堆中,一整天下來,不僅喝水的量少,小便尿量也少,顏色都偏深黃,偶爾伴隨些微灼熱刺痛的感覺;但是一到放假日,沒有工作壓力,生活步調放慢,解尿不適的感覺也會隨之緩解,因此也就不以為意。

泌尿道感染,尿尿好痛、尿量少
近1個月以來,工作變得更繁重,小便顏色深黃、解尿熱痛的情況也逐漸加重,甚至變得頻尿,但每次解尿量都不多,也出現輕微發燒的現象,在家人的陪伴下至泌尿科就診,經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療後,尿液檢查雖然顯示為無菌狀態,但小便時的灼熱痛感一直沒有改善,因此求診中醫調理身體。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千芸表示,泌尿道感染是極為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而女性的發病機率又比男性高出許多,因為女性的尿道比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上行,且尿道口和陰道及肛門的位置接近,性行為或是不當的衛生習慣也容易將細菌帶入尿道,而更年期的女性則因為女性荷爾蒙降低,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也容易導致病菌滋生。

中醫急性「熱淋」常見5症狀
中醫把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稱作「熱淋」,且常為急性發作。泌尿道感染常見5大症狀如下:

  • 尿急
  • 尿痛
  • 頻尿
  • 尿意不盡
  • 伴隨發熱

根據林女士的症狀與體質,醫師開立藥方「八正散」清熱利濕、「加味逍遙散」清熱疏肝解鬱,再酌加澤瀉、通草、金錢草、金銀花等利水通淋的藥物,搭配衛教調整生活習慣,經過幾週的調理後,症狀已明顯改善,且沒有再復發。

曾千芸提醒,女性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患病的機率較高,因此平時的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平日應多注意水分的攝取,少憋尿,生理期間要勤換棉墊,平時洗澡時多用淋浴,保持陰部清潔及乾燥。

此外,在飲食上也可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例如:甜椒、芭樂)、花青素(例如:蔓越莓)的蔬果,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切勿自行服用成藥,當身體擁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被細菌感染的機會,適時的搭配中醫調理,效果更加倍。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柔軟多汁的水蜜桃非常嬌貴,既香又甜不禁讓人食指大動。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水蜜桃富含維生素C、鐵質與多酚類等營養成分,且果實質地柔軟多汁,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食用。  每年的6月中到8月中是水蜜桃的產季,皮薄多汁的水蜜桃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食用價值高。 水蜜桃性溫、味甘且富含水分、纖維素與果膠,有...

閱讀詳情 »

「鬧水荒,肌膚發生土石流?」 「臉皮變成粗麻布,點解?」 《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人體如太極,需要陰陽調和,若是陰氣過盛,陽氣受到抑制,就會使身體阻滯不暢。 基於這種源於自然界氣候,水土不服所引起的身體失衡, 所導致的相關疾病,即是中醫理論所說的六淫(六氣):風...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圖片來源:WHO 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的小兒麻痺症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發明小兒麻痺疫苗以前,小兒麻痺在台灣相當流行。但因為疫苗的引進以及全面接種,台灣在2000年已被國際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已根除的地區。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跟台灣一樣幸運。依據國際衛生組織的報告,小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