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牛奶」禁忌多?!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80%的人都知道的禁忌竟然都是錯誤的!要「這樣」喝牛奶才對啦!!

「喝牛奶」禁忌多?!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80 的人都知道的禁忌竟然都是錯誤的!要「這樣」喝牛奶才對啦!!

圖片來源 1 2

 

我們喝牛奶的歷史並不像西方悠久,但與牛奶有關的禁忌卻很多:牛奶不能空腹喝,牛奶不能和果汁、茶、巧克力一起喝……弄得許多人在喝牛奶時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很多有關牛奶的流行說法並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

 

誤區一:不能空腹喝

有人說空腹喝牛奶會把蛋白質當作能量白白消耗掉,實際上,牛奶中含有約4.5%的乳糖,會優先分解供能、節約蛋白質;此外牛奶中還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能起到供應能量的作用。所以,空腹喝牛奶並不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

不滿1歲的嬰兒都可以空腹喝奶,證明奶中的營養物質十分全面,可以為人體充分利用。即便消化率略有降低,在來不及吃早飯時,空腹喝牛奶也比什麽都不吃好。

如果喝牛奶後有腹脹、腹瀉現象,說明不宜空腹喝太多的牛奶,應該吃些澱粉類食物之後再小口地喝,也可以改吃優格。此外,清晨不宜把牛奶當成唯一的飲品,起床後最好先喝一大杯白開水(冬季節室內乾燥,喝點蜂蜜水更好),然後再喝牛奶,因為牛奶在補充水分方面遠不如白開水迅速、有效。

 

誤區二:高鈣奶補鈣效果更好

市場上“高鈣奶”鋪天蓋地,不少消費者為了健康特意選擇這類產品。實際上,這些產品與普通牛奶相比並無明顯優勢。所謂高鈣奶,每100毫升也只含鈣130—150毫克,而每100毫升普通牛奶就含有110毫克以上的鈣,有些牛奶甚至可以達到130毫克。牛奶中的鈣是容易吸收的乳鈣質,而且牛奶中的乳糖、氨基酸、維生素D等都能促進鈣的吸收,而人工添加的鈣是價格極為低廉的乳酸鈣等無機鈣,吸收率並不高。

可見,如果需要補充鈣元素,只需要每天喝牛奶即可,並不一定專門喝“ 高鈣奶”。此外,由於牛奶中的酪蛋白膠束對鈣離子濃度十分敏感,添加過多鈣質會影響牛奶的穩定性,加熱時鈣質容易沉澱,牛奶的口感也會受一定影響。

 

誤區三:多喝會長胖

許多人都有這種擔心。牛奶在天然食品中營養最為全面,但這並不等於喝牛奶一定會長胖。牛奶含水分86%左右,一袋250克的全脂牛奶僅含熱量150千卡, 相當於小半碗米飯或一罐可樂。然而,吃一包100克的餅乾,就會攝入熱量450 千卡以上。

牛奶容易使人感到已吃飽,在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地緩解饑餓,降低食欲,最後攝入的總熱量並不比不喝牛奶時更高。如果用兩杯牛奶代替晚餐,甚至還有減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睡覺前要喝牛奶,那還是應該相應減少晚餐的食量,避免攝入過多熱量。

 

誤區四:不能跟果汁一起喝

牛奶中的蛋白質遇酸沉澱十分正常,即便不與果汁一起喝,在胃裡遇到胃酸也會沉澱。酸奶的凝凍就是牛奶蛋白質受乳酸菌作用沉澱的結果。牛奶和水果一起制作的各種甜品在國外已經流行幾百年,沒有發現因此而出現不消化的問題。只是要注意,柿子、葡萄、石榴等水果含單寧過高,與蛋白質結合之後,會降低牛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誤區五:不能和茶一起喝

這種說法的理由是,茶所含的草酸、鞣酸可能與牛奶中的鈣發生反應、影響吸收。有學者指出,即使不與牛奶同時飲用,草酸、鞣酸進入人體後也可能與人體內本身的礦物質發生沉澱反應,與是否和牛奶同時飲用無關。

此外,只要多喝點牛奶,就可以彌補損失的少量鈣質。蒙古族、藏族人都有喝奶茶的習慣,這些民族的人們並沒有患什麽營養缺乏疾病,體格發育也一點都沒有受影響。

via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熱門文章>>>

 

詐騙!提款卡內被盜400萬,她只用了一招全部追回!趕快學起來,一個步驟保住你的財產!

「喝牛奶」禁忌多?!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80 的人都知道的禁忌竟然都是錯誤的!要「這樣」喝牛奶才對啦!!

 

 

長期吃紅棗竟然會變成這樣!看完後你再決定要不要一直吃它」...80%的人都不知道吃了會有這種改變!

「喝牛奶」禁忌多?!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80 的人都知道的禁忌竟然都是錯誤的!要「這樣」喝牛奶才對啦!!

 

雙胞胎兄弟在兩歲時,父母發現弟弟的喜好跟哥哥完全相反,沒想到最後父母竟突破內心煎熬做了這個決定!網友都超感動,拍手叫好!!

「喝牛奶」禁忌多?!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80 的人都知道的禁忌竟然都是錯誤的!要「這樣」喝牛奶才對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防堵新冠肺炎及冬天常見的腸胃型感冒,優尼克生技捐贈1300瓶長效抗菌護膜液給台北市立葫蘆國小家長會,家長會捐給學校贈送師生,打造校園防疫金三角。優尼克生技公司總經理馬瑞彣表示,台灣防疫表現全球看的見,也讓大眾開始重視防疫觀念,更希望每個人都有隨手可得的優良的防疫物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許多研究指出此種現象與飲食西化、運動習慣、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而由於大腸直腸癌早期症狀難以察覺,據統計有高達二至三成的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也更加增添疾病治療難度與風險。義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謝孟哲醫師表示,現今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

為什麼要看中醫? 「請問感冒可以看中醫嗎?」 「我的小孩兩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中醫能調理嗎?」 「我常常頭痛、頭暈,西醫檢查都找不出原因,看中醫真的有效嗎?」 「我媽媽七十歲,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可是不想吃西藥,可不可以用中藥代替呢?」 老實說,就讀長庚中醫系之前,我非常疑惑,對此半信半疑,小時候...

閱讀詳情 »

飢餓的九種面向 「九種飢餓」是被我們籠統地稱為「飢餓」的這東西的九個不同面向的簡稱。為什麼飢餓的九種面向很重要?(因為)飢餓是一種多重感覺的經驗。我們的眼睛、鼻子、嘴巴,我們的胃、細胞,我們的心甚至意志,全都可以把被我們詮釋為飢餓的訊號傳遞給我們。我們很容易混淆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們身體的哪個部分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