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接電到榕樹下照看診」 不畏疫情!熱血醫師偏鄉巡迴堅持不中斷

「接電到榕樹下照看診」 不畏疫情!熱血醫師偏鄉巡迴堅持不中斷

▲全國疫情警戒期間,熱血醫師依舊前進偏鄉,讓病患分流至巡迴點就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自5月中旬爆發本土疫情以來,疫情警戒期間,民眾能不上醫院就不上醫院,但仍有「熱血醫師」心繫偏鄉的民眾,堅持不中斷巡迴醫療服務,自備不斷電系統,還把看診場所移到戶外,外接電源到榕樹下看診,全因為心痛偏鄉人口以老人為主,老人家甚至不懂得在家怎麼操作視訊診療。

健保署今(13)日指出,健保自2005年起就推動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希望提高偏鄉民眾就醫可近性,近年也更積極媒合醫療巡迴地點設置於長照據點,方便更多民眾就醫,不過因應這波疫情,為了降低社區感染風險,社區關懷據點及村里活動中心皆停止外借,的確影響部分偏鄉巡迴醫療服務。

不過,仍有熱血醫師不願中斷服務,像台南市蔡瑞頒診所院長蔡瑞頒,就依舊前進偏鄉,他一方面加強防疫措施,採取看診全程配戴口罩、看診前測量體溫、人流管控等防疫措施,更自備不斷電系統,將巡迴點看診場所移至戶外陰涼空曠處,並定期清消。

蔡瑞頒說,如果民眾行動不便,無法自行外出至巡迴點就醫,也可事先電話預約,由醫師穿戴防護面罩及口罩等防護設備,依約定時間到宅提供醫療服務,重點是,會遵守室內不得超過5人的防疫規定。

就有一名高齡90歲的老奶奶,過去長期固定在巡迴點就醫,疫情期間,一度因為高血壓、腰痠背痛身體不適,幸好巡迴點有開診,身上的病痛才能迅速獲得解決,經治療之後,病情目前穩定。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表示,國內偏鄉人口以老人為主,視訊診療往往需要家屬協助才能完成,為使偏鄉巡迴醫療服務不中斷,截至7月31日止,雲嘉南地區、146個巡迴點當中,有92%的巡迴點有熱忱西醫基層院所定期進駐提供醫療,民眾可以透過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區/醫療資源不足改善專區/巡迴醫療服務訊息,找到鄰近醫療服務巡迴點就近就醫。

照片來源:健保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療院所傷口消毒劑出包! 上千瓶「克菌寧潔淨液」得回收

打疫苗後猝死通報又多3例!2例AZ、1例莫德納 有人打完第2天就不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聽到靜脈曲張這個詞彙,是否也覺得最近小腿好痠痛、腫脹? 千萬別以為這是小問題,置之不理可是會澈底影響你的生活! 下肢靜脈曲張又可稱為「下肢靜脈瘤」是發生於足部靜脈的疾病,除了足部表面會凹凸不平,看似蚯蚓在爬外,還會有足部抽筋、腫脹、疼痛等症狀。這是因為靜脈內部防止血液逆流的「...

閱讀詳情 »

當我們低頭檢查自己的指甲,第一個念頭應該是太長了,需要修剪與清理,若是女生,可能還會想到應該再去做指甲美容,除此之外,你還有想到什麼嗎?其實一個人的指甲的狀況反應出他的健康狀態,西北大學皮膚科臨床講師德瑞克博士(Dr. Amy Derick)表示,指甲可以透露出 30 個健康警訊,以下就列舉其中八項...

閱讀詳情 »

講到「蟹足腫」,一般人可能以為是手術後的「後遺症」,但事實上任何外傷都可能造成蟹足腫,蚊蟲咬傷或青春痘處理不當都不例外,差別在於你是不是蟹足腫的好發體質。醫師表示蟹足腫雖然無法經治療完全消失,但可以阻止它繼續擴大,也可讓它變得扁平,不再那麼明顯,治療過程也不會痛,民眾可以不用擔心。 蟹足腫受體質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