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王」難防! 化療新藥點亮「胰」線曙光

「癌王」難防! 化療新藥點亮「胰」線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臟癌並不像口腔癌或肺癌,有明確的致癌危險因子,反倒像癌細胞的開關突然就被打開了,其實說不出病因。而且剛開始症狀不明顯,能及早發現都是幸運。」壢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歐偉仁分享,曾有一名女患者每次看診,她年約60歲的先生都會陪同,與醫療團隊相當熟識;直到半年前,發現患者的先生開始雙頰消瘦,看起來精神欠佳,雖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但直覺有異,建議他接受檢查,才發現竟罹患胰臟癌,且癌細胞已轉移到其他部位。

胰臟癌診斷不易 素有「癌王」封號

胰臟癌原因不明、診斷不易,「癌王」封號並非空穴來風。「胰臟剛好位於人體軀幹正中央,就算長了腫瘤,超音波也不容易照到,等到發現時,腫瘤通常都已經長得很大顆了。」歐偉仁解釋,胰臟癌的症狀會根據腫瘤位置而有所不同,除非腫瘤長在胰頭,壓迫到鄰近的膽管,引起黃疸,才較可能早期發現;若腫瘤長在胰臟中間或末端,患者只會覺得腹部悶痛,上身只要稍微前傾就能舒緩症狀,因此大多不以為意,發現時已屬晚期。

抗癌武器推陳出新 化療新藥納入健保

歐偉仁說,除了發現得晚之外,胰臟癌治療的困難點在於其復發率高,他經手的不少病人剛開始接受治療時都頗有成效,但經過一定時間後,病情就會復發並急轉直下,因此治療選擇的多元就顯得相當重要。

歐偉仁鼓勵患者,毋須過度悲觀,只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仍可維持正常生活,且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胰臟癌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已有長足進步,日前更有化療新藥,經證實在晚期胰臟癌一線化療失效後使用,可延長亞洲患者整體存活期達九個月,且此藥已納入健保給付,為患者爭取一線生機。

化療副作用因人而異 醫師:不必過於憂心

儘管抗癌武器推陳出新,但大多數民眾對於化療的印象仍停留在其強烈的副作用。對此,歐偉仁表示,化療副作用表現其實因人而異,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吐得慘兮兮,而如前述的化療藥物雖可能造成輕微腹瀉,但也有藥物可協助減緩症狀,患者不必過於憂心。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受訪者:安美得 董事長 王耀乾起心動念是一片水膠。癌症病人的腫瘤傷口,是非常不好照護的。我們發現這個產品貼在腫瘤傷口上,跟紗布比起來,差太多了,應該要確實為了病人,把它開發出來。醫療一直在進步,為什麼在傷口照護,一直沒有人員或是生技公司願意去開發一個好的東西,讓病人在換...

閱讀詳情 »

失智症不是年長者的專利,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下,罹患年輕型失智者約1.2萬人,由於初期症狀不同於老年失智,患者經常被當成憂鬱症、躁症,或以為僅是情緒暴躁、行為異常,使得家人容易輕忽,導致病情延宕。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醫師指出,臨床上,65歲以下確診為失智症的病人即為年輕型失智症;目前全台灣...

閱讀詳情 »

寶寶頭頂長「乳痂」怎麼辦?醫師指出,寶寶頭上長黃色或褐色的皮垢,是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作祟,又稱為「嬰兒乳痂」,多發生在嬰兒出生後2周到半年之間,有些則會長達1年,新手爸媽應謹記4原則,千萬不可輕忽治療。 賴以修醫師(如圖)表示,嬰兒乳痂,就是嬰孩的脂漏性皮膚炎,3個月以內的寶寶特別容易發生。(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聯合國難民署9月份最新資料顯示,約旦有超過75萬名註冊難民,其中敘利亞難民就佔了671,132名,相當於雲林縣的總人口。倘若把未註冊在案的納入計算,難民人數恐超過120萬名。為協助約旦難民中的兒童順利成長,家扶基金會趙犁民董事長偕同何素秋執行長率4名董事,歷經8,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