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新型生物製劑帶來曙光

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新型生物製劑帶來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1歲林同學因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不僅全身脫屑,外出時常被投以異樣眼光,半夜更因搔癢而難以入眠,導致白天常常無精打采,同學私下抱怨他「太閉俗」,雖然嘗試許多療法,病況依舊反覆惡化,所幸透過生物製劑「杜避炎」治療兩個月後,皮膚症狀日漸好轉,恢復應有的自信與笑容。

異位性皮膚炎  反覆發作、搔癢影響生活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方心禹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生的皮膚疾病,主要是因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因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屏障異常,導致外在過敏原可以輕易的經皮穿越,接著引發一連串的發炎反應,症狀除了廣泛性的濕疹樣皮膚變化,伴隨而來的搔癢不適,更影響生活品質。

傳統用藥可緩解症狀 副作用不容小覷

方心禹醫師提到,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謂目前最令人感到沮喪的皮膚病之一,現有的傳統用藥,包括類固醇及免疫製劑,都是廣泛性的抑制發炎反應,雖然可以緩解疾病症狀,但因抑制範圍相當大,也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皮膚萎縮、膚色變淺、長青春痘、免疫力下降、造成肝腎負擔等。

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精準阻斷病灶

方心禹醫師指出,「杜避炎」是美國FDA於2017年核准第一個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國內三年前核准使用,可精準阻斷異位性皮膚炎治病的關鍵路徑,不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組織的功能,患者平均使用16周後,約5成患者病況改善90%,約9成患者病況可改善50%以上。

更重要的是,副作用除了不到7%患者有輕微結膜炎外,其餘器官系統幾乎不受影響,是相當安全且有效的藥物,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帶來新曙光。

【延伸閱讀】

乾癬怕停藥 病情反撲更嚴重 控制治療這樣做

治療策略神穿透 乳癌腦轉移竟縮減14%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民眾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轉變,從日常疫情新聞的轟炸到擔心染疫的緊張氣氛,再加上難以透過旅遊來放鬆等問題,讓民眾的壓力逐漸上升,健康意識亦漸提升。 好食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透過網路問卷針對雙北500位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瞭解雙北民眾在疫情期間食用保健食品的行為變化,以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先前驚傳罹患「肝癌」於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換肝手術,讓國人再度受到肝癌的震撼!安南醫院肝病中心主任、消化內科湯昇曄醫師語重心長提到,台灣是肝癌高度盛行區,肝癌在台灣地區十大致死癌症中更是高居第二位,影響國人生命健康甚鉅。 肝癌初期無症狀 定期追蹤檢查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隨著Omicron疫情不斷蔓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始呼籲大眾儘速施打新冠肺炎第三劑(追加劑)疫苗,現今醫學技術相當突破,國內外紛紛研發不同類型的疫苗供民眾選擇施打以對抗疫情,例如AZ、BNT、莫德納、高端疫苗等,因此也出現許多「不同廠牌疫苗混打效果較佳」、「現有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2021年台灣的新生兒人數僅有15萬3千多名,今年又逢虎年,可能持續下跌創歷史新低。降低新生兒罹病率與死亡率是國內新生兒醫療界一直在努力的重點目標,而早產兒的存活照護正是首要工作之一。健保署自111年4月1日起,針對RSV單株抗體擴增給付給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3週的早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