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染「這個病毒」 每4位就有1位住加護病房

早產兒染「這個病毒」 每4位就有1位住加護病房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2021年台灣的新生兒人數僅有15萬3千多名,今年又逢虎年,可能持續下跌創歷史新低。降低新生兒罹病率與死亡率是國內新生兒醫療界一直在努力的重點目標,而早產兒的存活照護正是首要工作之一。健保署自111年4月1日起,針對RSV單株抗體擴增給付給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3週的早產兒,從即將出院時開始,每個月施打1劑,總共可以施打6劑,擴大照顧一個都不能少的孩子。

早產兒出院後的RSV感染不可不防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上月甫舉辦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共識會議,早產是新生兒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會中指出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4,明顯高於日本(千分之0.9)及韓國(千分之1.5),如何更進一步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仍是東亞各國關注焦點。過去20年來,台灣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明顯上升,出生體重低於500公克的極度早產兒有增加的趨勢,而早產兒出院返家後的頭號威脅之一即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鄭玫枝指出,全球至今仍在COVID-19的攻防戰之中,人們對於呼吸道病毒的預防意識相對提升,據統計,除了COVID-19外,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人數竟也連帶上升,法國、日本、南非等國家都發現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人數在2020年與2021年都較往年成長。呼吸道融合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也是引起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重要原因,其中,出生時週數不滿33週的寶寶在一歲內感染RSV後,每4位就有一位需要住進加護病房照顧。

RSV單株抗體擴增給付未滿33週早產兒

鄭玫枝醫師也說明,針對新生兒具有有效保護力臨床實證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台灣目前的健保給付除了原來給付的30週以下的早產兒之外,也涵蓋到35週以下合併慢性肺部疾病與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更在今年4月1日擴增給付給未滿33週的早產兒,對於台灣新生兒的保衛戰,這是非常重要且特別感謝的一步。

若比較日本與韓國的給付條件,期望未來能有機會放寬至其他高風險族群的寶寶,像是先天性呼吸道異常、患有神經肌肉疾病以及免疫缺乏疾病的新生兒,以降低同是高風險族群的風險,讓新生兒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是我們共同期許且努力的方向。

染RSV早產兒住進加護病房比率高達7成

早產兒基金會台灣早產兒聯合追蹤小組召集人許瓊心指出,RSV感染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臨床有幾個症狀是父母可以特別留意的,像是出現38度以上的發燒、劇烈咳嗽、呼吸急促(每分鐘60次以上)、肺部痰增加或是呼吸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

對於早產兒來說,這些症狀發展特別快,一旦感染RSV,最大的威脅就是呼吸問題與併發症,懷孕週數未滿33週的早產兒在出生後3個月內,因感染RSV而住進加護病房的比率高達7成,有近一半需要使用到侵入性呼吸器做治療,即使痊癒,也容易種下氣喘的病根,日後有氣喘問題的孩子是未感染RSV的10倍。

RSV仍沒有治療藥物 務必多一分準備

許瓊心醫師說明,曾有RSV早產兒病嬰出現發紺,多次的呼吸暫停且血氧濃度下降,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插氣管內管治療;此外,慢性肺部疾病與先天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感染RSV,曾有5個月大被診斷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嬰,化療期間因RSV感染,致RSV 肺炎,進展為呼吸衰竭、插管,終致不治的遺憾案例。其實只要及早有完整醫療照護的介入,以及預防疫苗的妥善保護,這些好不容易來到世上的孩子,都有機會好好活下去。

RSV的感染風險與照顧的環境息息相關,若家中有其他的孩子、環境中有人吸菸,或是孩子在嬰幼兒聚集的地方照顧,例如托育中心,這些都是可能的傳染來源,因此應避免帶小嬰兒到公共場所等人多的地方,照顧者必要時戴口罩且勤洗手。早產兒基金會也拍攝「多一分準備!一起預防早產兒的RSV感染,降低重症風險!」衛教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U4v-MgaSM,呼籲高風險嬰兒的爸媽主動關心RSV的預防,一起守護小腳丫們健健康康長大。

【延伸閱讀】

呼吸道融合病毒嬰兒難逃?未來打疫苗就能預防

咳嗽如狗吠、呼吸喘鳴聲 小兒哮吼恐呼吸困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美麗的髮際線可讓臉蛋看起來又小又精緻,讓五官比例更完整,使得不少明星會嘗試髮際線手術,尤其是韓國明星們,更是趨之若鶩;無非因為美麗的外觀,對明星來說是必備的,也使得原本為了幫助雄性禿的植髮技術,卻同時得到了年輕女性的歡迎!台灣植髮已經進入普及化的年代,隨著科技進步,植髮...

閱讀詳情 »

1 雞蛋、豆漿不可同吃豆漿含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單獨飲用有很強滋補作用,但它與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2 吃雞蛋不要放糖很多人有吃糖水荷包蛋的習慣,其實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會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口臭是非常令人困擾的。但是通常如果有口臭,自己很難發現。下面提供2種簡單方法,自己就能檢驗自己是否有口臭。   口臭檢測方法:1. 看舌頭的顏色:正常的舌頭顏色是粉紅色。口腔有異味的人,通常舌頭顏色為白色或黃色。中醫認為,舌苔是胃氣的反應,如果舌苔偏白,則表...

閱讀詳情 »

根據醫學研究臭豆(Petai)包含有三種天然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臭豆(Petai)與纖維結合,提供能量的瞬間,持久的,實質性的提升。研究證明,只有兩種臭豆(Petai)份艱苦的90分鐘鍛煉提供足夠的能量..難怪臭豆(Petai)是頭號水果。臭豆(Petai)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身體健康的唯一途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