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人都不知道!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神農本草經》中說蜂蜜「安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蜂蜜甘甜味美,營養豐富,被譽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營養食品」;但是你知道嗎?它要和一些食物搭配著吃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蜂蜜加一寶,勝過「神仙藥」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芹菜

降低高血壓

做法:用鮮芹菜100—150克,蜂蜜適量。將芹菜洗淨搗爛取汁,加蜂蜜燉服。每日服用一次。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核桃

補腎健腦

做法:用核桃5個、蜂蜜2勺,將核桃仁加水煮15分鐘,然後加入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丹參

首烏預防冠心病

做法:丹參10克、首烏10克,水煎取汁,衝蜂蜜1—2勺內服。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玫瑰花泡水

舒肝益氣

做法:用玫瑰花泡水後,加入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金銀花

清熱利咽、防感冒

做法:用金銀花5克泡水,加入2勺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牛奶

抗疲勞、增強抵抗力

做法: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喝牛奶時加入一小勺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燕窩或葡萄汁

美容養顏

做法:用蜂蜜和燕窩一起煎水喝,或者用蜂蜜和其他食品如葡萄汁等一起做面膜。

 

 

真假蜂蜜該如何辨別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看光澤和黏度

好的蜂蜜色澤清透,光亮如油,晃動蜜瓶時顫動很小,停止晃動後掛在瓶壁上的蜜液會緩緩流下。

倒置蜜瓶

優質蜂蜜由於含水量低、質感黏稠,如果將密封好的蜜瓶倒置,會發現封在瓶口處的空氣很難上浮起泡。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磨顆粒

購買乳白色或淡黃色的天然「結晶蜜」,將「結晶蜜」放在指尖研磨,真蜜的結晶顆粒細膩,會完全融化。

不同品種蜂蜜的功效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棗花蜜:調和營衛

棗花蜜是由棗花花粉釀造而成,氣味濁香撲鼻,顏色呈深琥珀色,甜度很大。

棗花蜜具有護脾養胃、和陰陽、調營衛、補血的功效。其味道甜香可口,非常適合體虛、血虛的女士以及老人服用。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椴樹蜜:鎮靜安神

椴樹蜜顏色為透明的淺黃色,口嘗起來略有酸味,而且比較容易出現結晶,但結晶並不影響蜂蜜品質,無需擔心。

椴樹蜜具有補中益氣、鎮靜安神的功效。常服有降低中樞神經興奮性的作用,對維護腦細胞的正常功能有利。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百花蜜:清熱潤燥

百花蜜味道清香甜潤,營養比較全面,有清熱、補中、解毒、潤燥等功效。

常食用百花蜜能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進兒童的發育,另外其還能改善記憶力,緩解腦疲勞。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枸杞蜜:補氣壯陽

枸杞花粉釀造而成的枸杞蜜,顏色是深琥珀色,具枸杞補氣、滋腎的功效。

除預防腎虛外,還能預防視力下降等眼科疾病。特別適合工作繁忙、腰膝酸軟的男性食用!

哪些人適合吃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蜂蜜尤其適宜老年人、體弱者食用。

2、適宜高血壓、心髒病、冠心病、肝髒病人食用。

3、適宜神經衰弱、失眠患者、肥胖者、便秘者食用。

哪些人不適合吃蜂蜜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1、未滿一歲的嬰兒不宜吃蜂蜜。

2、不適宜濕阻中焦的脘腹脹滿、苔厚膩者食用。

3、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食用蜂蜜。

蜂蜜的最佳儲存方法

「蜂蜜」加這一物吃,賽過神仙藥!99 人都不知道!

蜂蜜儲存時應放在陰涼、乾燥、清潔、通風處,溫度保持在5~10℃,空氣濕度不超過75%的環境中。

裝蜂蜜的容器要蓋嚴,防止漏氣,減少蜂蜜與空氣接觸。

 

營養極為豐富的蜂蜜真的家家必備,蜂蜜配一寶,效果超級讚!這麼簡單實用的搭配,不收藏太可惜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半年前,鄭州市57歲的梁康成(化名)咽喉部有異物感,他以為只是慢性咽炎,可半年後才發現是下嚥癌。而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他30年來每天兩包煙、喝半斤酒的生活習慣。 日前,梁康成被確診為「下嚥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瘤變伴癌變」,由於腫瘤侵犯範圍非常廣,已經出現無法進食、發聲和呼吸困難。 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

閱讀詳情 »

醫病互信已到達崩潰邊緣,醫病雙方各自出招、彼此諜對諜陷入惡性循環,部分醫師則準備集結力量反撲,誓言帶起醫師反告病人風潮,讓醫病關係徹底崩潰,才有機會重生。若無法盡快替醫病雙方尋求解決出口,將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文◎林筱庭 台灣醫療糾紛案之多,幾乎沒有一位醫師逃得過。就連過去總是默默陪在台北市長柯文哲...

閱讀詳情 »

陳永綺醫師因本身也是醫師的父親罹患胃癌,親身體驗到醫病之間難以取得一個平衡點,即使當醫師變成病人,醫病間也會有溝通問題。有感於此,陳永綺與先生李詩應醫師決定聯手,打造出一座醫病之間的溝通橋樑。 文◎林筱庭 場景一:有一次爸爸喘不過去、呼吸困難,醫師醫囑照胸部X光片。完成後,我前去詢問,結果,兩位醫檢...

閱讀詳情 »

現在食安問題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一般上班族外食的機率已經提高達一星期五天,東森邀請了余皓然來聊外食危機,余皓然曾經過年吃太油,抽血到一半血停止,嚇壞護士。也曾經在路邊嘴饞,吃了臭豆腐跟麵線,導致脊椎痠痛到要裂開的感覺。 東森邀請了余皓然來聊外食隱藏的危險,節目一開始,提到吃外食有時候會水腫、眼袋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