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吃蘿蔔夏吃薑』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有些人不宜吃薑嗎??很重要!!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冬吃蘿蔔夏吃薑』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有些人不宜吃薑嗎 很重要

pic 1 2

1生薑讓我們不長口腔潰瘍了
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天二至三次。一般六至九次潰瘍面​​可以收斂。

2生薑​​讓我們牙周炎消腫了
先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早晚各一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薑水加入少許鹽代茶飲用每天二到三次。

3生薑讓我們偏頭疼沒了
當偏頭疼發作時,可用熱薑水浸泡雙手約十五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
或消失。

『冬吃蘿蔔夏吃薑』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有些人不宜吃薑嗎 很重要

4生薑讓我們醉酒後居然又清醒了
用熱薑水加適量的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酒醉不適感。

5生薑居然讓頭皮屑消失了
先用生薑擦洗頭髮,然後用熱薑水清洗頭髮,可有效防治頭屑;如長期使用對禿頭有一定的療效。

6生薑讓我們腰肩疼痛居然消失了
先在熱薑水加入適量的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複數次,可大大緩解疼痛。

7生薑讓孩子們蟯蟲病沒了
每天睡前用熱薑水清洗肛門周圍,後再飲用熱薑水一至兩杯。持續十天左右可治愈。

8生薑讓老公的腳臭沒了
將腳浸泡於熱薑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十五分鐘左右抹乾,加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失。

『冬吃蘿蔔夏吃薑』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有些人不宜吃薑嗎 很重要

9生薑讓老人的高血壓平穩了
血壓升高時,可用熱薑水浸泡腳十五分鐘左右。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擴張,使血壓隨之下降。

『冬吃蘿蔔夏吃薑』薑有多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有些人不宜吃薑嗎 很重要

10生薑讓感冒頭疼好了
將雙腳浸泡於熱薑水中,以水能浸到踝骨為宜。可加點鹽,醋,浸至腳麵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疼,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11生薑讓蕁麻疹居然痊癒了
生薑桂枝粥:生薑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紅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

12生薑讓咽喉不再腫痛了
在熱薑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13生薑讓我們關節不再痛了
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薑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14生薑讓她經期居然不痛了
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15生薑讓今年冬天手腳不再長凍瘡了
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16生薑讓我們不再長痱子了
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17生薑讓不再掉頭髮了
經常用溫薑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18生薑讓我們狐臭消失了
每天用生薑片多擦幾次,能明顯減少狐臭味。

生薑很好,但有些人卻不能吃!!

民間有句話叫“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有殺菌、消炎、驅寒又解暑的作用,因此推薦老年人熱天吃點姜,不過,薑既然有藥理作用,就應該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以下幾個問題是應該注意的:

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薑的整體功效。一般的鮮薑洗乾淨後就可以切絲切片。

某些患者不適宜食用生薑

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謹慎食用生薑紅糖水

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吃生薑並非多多益善

天氣炎熱時,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via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數今(10)日對外公布數據,社區監測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案件數持續創高,今年累積至今已有221件,相對往年高點約140件左右,今年攀升快速,同時類流感門急診人次也在緩慢增加,但6歲以下嬰幼兒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率仍起不來,疾管署呼籲,多數流感重症患者都沒有打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際接續傳出新型A型流感個案,分別是寮國通報1名H5N1病例,以及中國大陸1例H9N2,2名個案都有禽畜暴露史,研判當地環境具有一定風險,衛福部疾管署已經將中國大陸廣東省列為新型A型流感旅遊疫情建議第2級警示(Alert),寮國則是第一級注意(Watch)。 疾管署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八歲的小玲因為一連好幾天流鼻血,四肢突然佈滿紅色斑點和局部不規則的瘀青,趕緊送急診檢查後發現血小板數目極低,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進而住院接受治療及觀察;經服用類固醇後,症狀消失,血小板恢復到正常數值,目前平安出院,僅須定期回診追蹤。紫斑症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所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病原因通常是遺傳或基因突變,當脊髓裡面的運動神經元功能喪失,甚至萎縮壞死,患者會慢慢出現肌肉無力跟萎縮的症狀。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翁妏謹醫師表示,當小朋友開始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