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康新知】健檢要做哪些項目?

【健康新知】健檢要做哪些項目?

20歲~40歲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20歲至40歲,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也有醫院建議每2年一次。

40歲過後
台灣健保局建議,超過40歲者,每3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過了65歲,最好每年一次。沒有任何症狀者,胃鏡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潰瘍症狀或病史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心血管疾病,或家族中有其他成員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疾病,最好每1到2年就做一次健康檢查,才能及時揪出問題。B型、C型肝炎、肝癌帶原者,宜每年一次檢查,慢性B型、C型肝炎者,則應每3個月追蹤一次。

過了50歲
不管有沒有症狀,應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有大腸瘜肉或大腸癌家族史者,40歲前最好去做一次大腸鏡檢查,之後每3年檢查一次即可。
另外,如以性別來分,年輕男性可著重肝功能檢查;女性不妨加強婦科與乳房檢查;若有高血壓等家族病史者,別忽略血壓、血脂、心血管等檢查。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衛生局為強化民眾急救技能、落實正確急救觀念、熟悉心肺復甦術操作流程及AED使用,與國立金門大學於今年度共同辦理「全民CPR+AED (心肺復甦術完整版)訓練」,希望藉由課程講解、實際操作演練等教學方式,提升所有民眾急救觀念及技巧,熟悉CPR及AED使用方法等知識與...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藝人張鳳書出書《高效率癌症照顧心法》集結一年多來,陪伴爸爸走過治療路的經驗談,和院長陳自諒將於10月25日在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行新書座談會,分享5大安心祕訣,抗癌身心復健力以及飲食營養的關鍵力,讓癌友心情佳、營養優、體能強,逐步展開癌後新人生。陳自諒表示,中醫大新竹附醫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2期疫苗接種第一階段預約,今(20)日中午正式截止,不過同步開打的3種疫苗中,預約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的民眾卻出現「地方已經造冊者重複上網預約」的狀況,影響約2.6萬人,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傍晚緊急宣布補救措施,將於10月22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加開時段給這一批...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期望能透過世界骨質疏鬆日,提倡民眾增加骨質疏鬆症疾病認知,關心骨質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