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加護日誌】信任就如同一張紙 一旦皺了就很難回復

交接班,這是病人從美國回台就醫的…光聽到從美國回來的,因為既往的印象不甚理想,打從心裡頭就浮起了一些不是很舒服的感覺,不免眉頭就皺了起來…

幾天照顧下來,病人就如同吃了乖乖般的安分的躺在床上,因為伯伯知道他的一個手勢,我會瞭解他的需求,輕輕的從嘴角送上一個小冰塊讓他含著,在含著氣管內管的嘴邊送點水讓他稍稍緩解喉嚨的乾渴,在治療的時候鬆開約束,幫他轉一轉手活動一下關節,讓他自由的舒展一下筋骨…。

這天病人的太太從美國回來了,原來病人是因為以往就在本院看病,相信本院的醫生與醫療,所以身體一不舒服就飛回台灣來住院,結果在檢查過程中因為意識突然喪失,經過插管急救後來到了加護病房,太太來了後,給予一一的解釋病況及醫生的治療目標,太太含著眼淚說著:「這老先生一個人,給你們添麻煩了,他一向最相信你們的醫療了,所以一有事就跑回台灣住院,你們怎麼說我們怎麼做,我們信任你們的決定。」

會客時間解開病人的雙手,輕輕的扶著病人的手,看著病人用著顫抖的右手寫下「回家」兩個字,猜著病人想要問的意思,在家屬及病人面前一一的給予解答,老太太跟著一旁的也是白髮蒼蒼的弟弟說:「這裡的護理師真的很有耐心,肯待在這看著老頭寫字還猜的到老頭想要講什麼。」輕輕的摸著伯伯的額頭安慰著「加油,過幾天我們就回家,你這幾天辛苦了」,也許是安心,病人沒多久就睡著了,看著時鐘家屬道謝的說:「會客時間已經超過半小時多了,謝謝你讓我們多待了這麼久,我們該離開了」。

以往的版本,通常是僑胞回台看病吃掉健保資源,太太得知先生就醫過程插管,一來到醫院就是破口大罵,接著揚言提告,這天幾個老先生老太太的表現又幫我們上了一課「信任」,原來當護病關係是建築在信任之上,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安心的把健康交給我們操盤,而病人的反應與感受,更讓醫護人員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全心全意照護著病人。

塵爆事件第15天…

吃飯時間交談著各區的概況,在Burn區的總是有幾個同事都是青筍筍的臉孔…

好不容易坐下來打字,會客時間家屬來拍肩膀「妹妹,妹妹,這個護身符阿,外頭的記者說這一間很靈,你幫我別在床頭好不好?」

「你們真的像外頭報導一樣,都沒休息的在照顧病人嗎?」

「為什麼上次開刀6小時,這一次只有2小時?」

「為什麼每天照顧的妹妹都不一樣」

如果轉院來到本院不是基於相信本院的醫療為原則,在會客時間時探頭探腦的觀察其他病床的動態等著走出加護病房去跟記者爆料、時常揚言提告、關說、動不動就把關係放在嘴邊、一走進去就用放大鏡檢視所有的動作,這些其實都造成在臨床照護上的壓力緊繃,種種的言行舉止照顧護理人員都會看在眼裡,特定床位甚至被醫護人員戲稱為「籤王」,每天在照顧上就會盡量不要安排同一個護理人員照顧多日避免導致情緒緊繃,在臨床多年以來,愈是要求多的家屬,可以在非治療的情況下不去接觸就不去接觸,以免所有的話語及行為都被放大解讀,造成日後照顧上的困擾,所以可以跟病人及家屬打成一片的,通常這些家屬都是對醫護人員給予肯定與信任外,很多都是屬於比較「憨慢工偎」的,彼此心房都鬆懈的情況下,通常都是在愉快的環境下完成治療,所以常常可以見到護理師走進一床開心的與病人說說笑笑,進到某一床卻是板著臉。

大夜班在晨間護理因為病人臉上的疼痛不捨而紅了眼眶,才一破曉醫生就來查房關心病人,白班的同仁為了怕換藥時間耽誤了治療提早上班前來做治療,小夜班過了12點交接班才發現護理記錄一個字都沒有打直到凌晨一點後才下班,這一些只是因為心疼眼前病人受的苦,才讓我們堅守著崗位,並不是因為畏懼著家屬的權勢或威脅,網友開玩笑的說不然「換你阿嬤來阿」,其實真的很想要讓家屬去親自去幫病人挖一次糞便、清潔一次尿布、體驗換一小時的藥,當經歷了這一切後,是否還會輕蔑稱呼護理師為「妹妹」,還是當看到這些皮開肉綻的傷口就往後一傾的昏倒,嘴巴說的通常都比做的容易,如果病人真的那麼好照顧,為何會忙到一個班都沒有空去上廁所及喝水?但卻每兩小時幫你的小孩倒一次尿並且測量尿比重,以前的家屬有些頂多言語帶點官腔施威,現在多了「記者」兩字就好像有媒體加持般,但殊不知醫療無貧貴之分,並不會因為你的話語就多照顧了一些,這天餵一位車禍的阿嬤吃飯也是很開心阿,幫一旁完全沒上過媒體採訪的燒傷病人清潔糞便及換藥也甘之如飴,反倒是有特殊光環的,非治療需要能避就避吧!因為話講多了,也怕被抓話柄。

【加護日誌】信任就如同一張紙 一旦皺了就很難回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網站;《爆肝護士的玩樂記事》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喉癌好發於50到70歲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男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8歲的高先生,過去不但嗜酒,還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日前因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求診,立即被診斷為喉癌第三期並準備接受全喉切除術,由於可能從此無法言語、進食,在惡性腫瘤切除的當下,醫師立刻...

閱讀詳情 »

時序入冬,氣溫逐漸下探,咳嗽的症狀總是難以痊癒,除了用藥止咳外,還有哪些止咳良方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咳嗽時建議可以多喝水以濕潤喉嚨並以沖淡分泌物,亦可適量使用蜂蜜或喉糖潤喉,但若咳嗽症狀遲未改善甚至加劇時仍應諮詢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建議。  秋冬季節交替之時,許多人會因為感冒或是氣候變化而出現咳...

閱讀詳情 »

▲屬下科長向醫學生買手機卻爆索賠涉嫌威脅,國健署快速開鍘。(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轉賣二手iPhone X 卻扯出國健署科長涉嫌以「官威」恐嚇醫學生,引爆網友熱議兼肉搜,讓衛福部臉上無光,國健署今(2)日下午大動作召開記者會,由署長王英偉親自上陣說明最...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知名小兒科醫師、42歲的葉勝雄傳出不幸因為罹癌逝世,消息一曝光,立刻吸引許多媽媽,紛紛湧入到葉勝雄的臉書粉絲專頁留言「一路好走」。據了解,葉勝雄發現罹癌時已晚,為了專心抗癌甚至停診一年,而葉勝雄一向以淺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