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不碰海鮮、蛋黃的她膽固醇照飆高 其實是愛吃「它」惹的禍

▲擺脫高膽固醇血症得要小心「油」。(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不常吃蛋黃,也不敢吃海產,怎麼膽固醇還是這麼高?一名54歲女性,在社區免費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飆高到300mg/dl,遠高於正常值的約110到200mg/dl,醫師詳細詢問飲食習慣這才發現,原來她常吃外食的麵類、麵包吐司、餅乾蛋糕等,也常吃燒餅油條,忽略過多反式脂肪油脂才是背後最大元凶。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觀察,近來門診的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半數以上已達到用藥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經過3個月的飲食治療之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固醇仍降不下來,且這類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現在已占門診15%以上。

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因素包括「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三大類,但洪建德說,後者力道很小,使用的反式脂肪油脂多才是上升膽固醇血症的主因,在台灣有7成5皆因此惹禍,只要患者有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好。

門診針對患者進行統計,不少人早餐吃麵包,中午叫炸雞腿便當、炸排骨便當,自然吃進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當然血清膽膽固醇就高。

洪建德說,不少人的重症膽固醇血症為什麼食物治療無效,甚至越治越高?就是一邊害怕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怕吃海產、蛋黃、五花肉等,卻疏忽放過含反式脂肪酸的酥油、乳瑪琳等,當然食療失敗。

洪建德建議,想降膽固醇,自己開伙烹調最好,但上班族下廚做菜機會較小,則可考慮用一杯水沖洗「過油」,減少外食的部分油脂,且料理儘量避免選擇油炸、勾芡的食物;油炸食物一周一次以下,還不至於會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高攝食,早餐與點心則要避免反式脂肪如酥油、乳瑪琳製品的攝取。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耳膜鬆弛症候群 遇噪音耳疼痛、暈眩且耳鳴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交通部決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配戴口罩,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今(5)日指揮中心追加,乘坐計程車也必須戴上口罩,否則司機有權拒載,包含Uber等網路叫車。現在多數公共場合都要戴上口罩,指揮中心確認「乾蒸電鍋法」能幫助口罩,在低風險環境下增加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本土個案,每日不斷向上增加病例數,今(4)日再增1名患者(第352例),感染來源不明,防疫單位正在調閱資料追查,同事社區保全感染者(第336例)目前已追查接觸者388名,密切接觸已採撿7名。另外,雖然連假中,墾丁、阿里山、夜市等處...

閱讀詳情 »

耳鳴為何引起暈眩及頸部痠痛?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