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免疫治療「肉肉男」效果勝「瘦瘦女」 抗癌體重更要斤斤計較

▲體重攸關撐過治療的體力及承受力,是抗癌病人重要的生理指標。(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被癌友視為新生機的免疫細胞治療,絕對是時下最夯的抗癌話題,但治療成敗體重居然扮演關鍵角色之一,原來醫界初步統計,有點胖、又不能太胖的「肉肉男」最有療效,反倒是「瘦瘦女」接受免疫治療效果最差,箇中原由在於體重攸關驅動免疫治療的體能,若罹癌後體重狂掉逾5%,應積極用藥找回食慾。

癌症專家、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陳若白解釋,上述差異來自於免疫治療也需要病人一定的體能來承受,發揮免疫力,否則便無法驅動免疫治療可以帶來的療效。

為什麼「肉肉男」免疫治療效果最好?原來男性雄激素原本即是增加免疫力的助力,在避開過度脂肪會形成免疫抑制劑的前提之下,有點肉肉的反而對治療效果有正面影響;相反的,「瘦瘦女」受限於先天雌激素已經是免疫抑制劑,如果再瘦到一定程度,根本驅動不了免疫效果。

陳若白表示,罹癌後更得對體重斤斤計較!因為每掉1公斤,同時流失的還有治癒的機會,而在進入任何一種抗癌療程之前,癌友們必須得先搞懂一個重要的概念:癌症惡病質(cancer cachexia)。

癌症惡病質指的是癌細胞在人體分泌特殊的發炎因子,循流全身,進而影響病人的食慾跟體重,以及加速身體內蛋白質跟脂肪組成的流失、代謝加快吸取養分,進而造成癌症病人體重減輕,甚至骨瘦如柴,無力承受任何治療,直接影響癌症存活率的現象。

陳若白指出,只要罹癌後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5%以上,且出現體力、精神不濟及疲憊等症狀,即符合癌症惡病質的診斷,能用健保給付藥物來促進食慾,根據統計,國內第3期、第4期的癌症病人,高達7成以上有體重減輕的症狀,其中一半都需要使用黃體激素類的藥品讓體重止跌回升。

不只腫瘤會掠奪養分,包括化療、標靶藥物乃至免疫治療等療程中,以及治療後的修補期,都會耗盡人體養分,醫師形容,一個癌症病人猶如蠟蠋三頭燒,因此,後天的營養攝取跟體重維持的良好調整,才會發揮抗癌最好的效果,吃不下什麼都免談。

陳若白說,促進癌症病友的食慾,有不少中藥、植物性藥品可用,但最具實證效果仍是黃體激素類藥品,使用2到4周即可提升食慾,有趣的是,臨床經驗發現,在癌友們追求生活品質之下,良藥不再苦口,類似藥水劑型就以橘子口味最受歡迎。他提醒,抗癌過程當中,只要發現吃不下或體重減輕時,應立即跟醫師反應,積極用藥找回體重及體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名醫談癌》斷食、純素、生酮飲食  抗癌路上別掉入3大誤區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耳膜鬆弛症候群 遇噪音耳疼痛、暈眩且耳鳴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交通部決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必須配戴口罩,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今(5)日指揮中心追加,乘坐計程車也必須戴上口罩,否則司機有權拒載,包含Uber等網路叫車。現在多數公共場合都要戴上口罩,指揮中心確認「乾蒸電鍋法」能幫助口罩,在低風險環境下增加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本土個案,每日不斷向上增加病例數,今(4)日再增1名患者(第352例),感染來源不明,防疫單位正在調閱資料追查,同事社區保全感染者(第336例)目前已追查接觸者388名,密切接觸已採撿7名。另外,雖然連假中,墾丁、阿里山、夜市等處...

閱讀詳情 »

耳鳴為何引起暈眩及頸部痠痛?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